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48
第二次諮詢稿 i 目錄 第一章 概論 1 課程理念 1 課程宗旨 3 與初中課程的銜接 4 第二章 課程架構 5 視覺藝術科課程架構 5 視覺藝術評賞與視覺藝術創作的實踐 9 學習機會 11 課時分配 14 第三章 課程規畫 15 指導原則 15 學習進程 16 課程設計 17 第四章 學與教 18 學與教策略建議 19 照顧個別差異 20 第五章 評估 21 第六章 有效運用學與教資源 25 學校資源 25 社區資源 25 文字和視像的資源 25 安全指引 26 第七章 支援措施 27 課程資源 27 附錄一 課程設計示例 29 附錄二 參考資料 32 教師參考書籍 32 學生參考書籍 35 參考網址 37 參考文獻 41

Transcript of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Page 1: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i

目錄 引 言

第一章 概論 1

課程理念 1

課程宗旨 3

與初中課程的銜接 4

第二章 課程架構 5

視覺藝術科課程架構 5

視覺藝術評賞與視覺藝術創作的實踐 9

學習機會 11

課時分配 14

第三章 課程規畫 15

指導原則 15

學習進程 16

課程設計 17

第四章 學與教 18

學與教策略建議 19

照顧個別差異 20

第五章 評估 21

第六章 有效運用學與教資源 25

學校資源 25

社區資源 25

文字和視像的資源 25

安全指引 26

第七章 支援措施 27

課程資源 27

附錄一 課程設計示例 29

附錄二 參考資料 32

教師參考書籍 32

學生參考書籍 35

參考網址 37

參考文獻 41

Page 2: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ii

Page 3: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iii

引言

課程發展議會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委員會(高中),是由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

考試及評核局的委員會聯合組成,為香港三年高中新學制的各個科目編訂課程及

評估指引。在 2004 年 10 月至 2005 年 1 月的第一階段諮詢期內,教育統籌局印製

了《改革高中及高等教育學制對未來的投資》文件,以蒐集各持份者對設計

藍圖、實施時間及財政安排等問題的意見。與此同時,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

及評核局聯合編訂了《新高中課程核心及選修科目架構建議》,就各科課程及評

估設計的初步構思,向學校徵詢意見,以便將來發展課程及評估指引。

總結第一階段諮詢各界的意見,教育統籌局於 2005 年 5 月發表《高中及高等

教育新學制投資香港未來的行動方案》報告書,為新高中學制的實施,策劃

未來的路向;同時,亦為課程及評估第二階段的諮詢訂定發展方向,這也是我們

發展課程及評估指引所採用的多階段及互動模式的過程。再者,經考慮第一階諮

詢期內,從不同渠道蒐集到的回饋,以及學習領域統籌人/科主任交回的問卷調查

結果後,各科的課程及評估架構已作出修訂及加以詳述。歡迎各界人士,特別是

學界,繼續向我們提供意見。

讀者請一併閱覽報告書,以便了解各科在新高中學制內的定位。若對新高中

視覺藝術科課程及評估架構建議有任何意見,歡迎寄往以下地址:

香港北角百福道四號四樓 407 室 總課程發展主任(藝術教育)收

傳真號碼:2590 6763

電郵:[email protected]

Page 4: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iv

Page 5: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1

視覺藝術

第一章 概論

1.1 視覺藝術科1是藝術教育學習領域其中一個選科。高中階段的視覺藝術科課程是建

基於二零零三年公布的視覺藝術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本課程旨在幫助學生獲得藝術

及美感經驗、知識、技能、價值觀與態度,以期對學生的全人發展有所貢獻。此外,本課

程會替代目前香港中學會考視覺藝術科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美術科課程,為在高中選修視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面,重視學習視覺藝術的情境因素,並強調視覺藝術學習對學生心智發展的幫助。

課程理念 1.2 視覺藝術作為高中教育的一個學科,可以拓展學生的審美和藝術潛能,以及培養

他們的價值觀與態度,使學生對於自身和香港的未來發展有更好的準備。香港正處於一個

多元文化和面對社會轉型的十字路口,在本地、中國內地及西方美術的影響下,聯繫中國

藝術傳統與亞洲及其他文化情境是十分重要的。此外,香港是一個高科技的社會,透過通

訊科技、互聯網絡、數碼科技,以及印刷所產生的視像信息不斷激增,香港的年青人需要

有好的理解能力去詮釋和建構這些視覺現象。因此,視覺藝術的學習,能滿足社會人士對

藝術、創意與智能的特別需求和興趣,更有利於讓學生去填補社會對創意人才的需求。

1 為了配合美術教育及藝術的發展,課程發展議會藝術教育委員會在二零零一年通過將美勞科(小學)和美

術與設計科(中學)統稱為視覺藝術科。科目名稱的更改旨在強調本科學習涵蓋範圍廣泛及多元化,包括評

賞和創作以傳統、現代及創新的物料、工具和技術創製成的傳統和非傳統的視覺藝術作品,及過去、現在、

多元文化和地域的藝術作品。

Page 6: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2

1.3 以下提出學習視覺藝術的理據:

1.3.1 在視覺藝術中獲得從美感經驗所產生的力量和感染力,有助學生邁向優質生活。

視覺藝術蘊含物質、文化和精神三方面的生活經驗2。視覺藝術更可通過有別於語言系統的

意義解讀方法,成為一種重要的傳意體系。視覺藝術可以幫助學生對一些未能以其他方式

來探究,對世界及人文經驗的領悟和態度,進行探討3。

1.3.2 學習視覺藝術有助學生發展相關的認知能力。藝術能激發想像及多元化的視點與

詮釋,因此學習視覺藝術可以促進學生進行非對即錯模式以外的探索,處理多元視點、對

模糊處境作出判斷、理解部份與整體的關係、解決質素的問題,以及磨練自我監控和自覺

等潛能4。

1.3.3 學習視覺藝術可以發展學生個人與社會的價值觀。人們可以通過美術與別人分享

自身的價值觀與文化觀,因此視覺藝術是人與人互相了解的一種媒介。學生在學習和接觸

多元社會和文化情境的美術作品時,有助培養他們對他人及其文化的關心和欣賞。

1.3.4 視覺藝術和其他學習領域之間的跨課程連繫,可以強化各學科的學習過程。例如

在視覺藝術科經常會將經驗以多元形式展示,這樣可以令學生有更理想的學習效果。學習

經常需要運用語文,學生將初步的感覺和思想轉化成語言文字來詮釋視覺藝術,讓別人明

白自己的感受和思想5。在視覺藝術評賞所學習得的語言技能,亦會提升學生在其他科目學

習。同樣地,閱讀、寫作及說話技能的發展,可以提升學生與教師及同儕研習和討論視覺

藝術的能力,因而加強他們的批判性欣賞和藝術創作的能力。視覺藝術的知識和技能,例

如組織原理、藝術評賞技巧等,可以加強和應用於其他相關科目的學習,例如設計與應用

科技;或職業導向課程中的科目,例如多媒體遊戲設計、錄像製作、基礎珠寶及時裝設計。

1.3.5 學習視覺藝術可以拓展及培養青少年的審美潛能和幫助他們參與香港高速發展的

2 Fowler, C. (1996). Strong arts, strong school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頁十二。一如寫在由課程

機構(Curriculum Corporation) (1993):頒布的澳洲學校藝術說明,第一部份美感與藝術,頁四指出,有關美感

的提問是一種探究形式,不單提供對藝術的本質的寶貴領悟,同時涉及與物質、文化和精神環境相關的美感

考慮的重要性。 3 Langer, S. K. (1957). Philosophy in a new ke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 Eisner, E. W. (2002). The arts and the creation of min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5 Barrett, T. (2003). Interpreting art: Reflecting, wondering, and responding. New York: McGraw-Hill.

Page 7: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3

創意工業。與視覺藝術相關的創意工業,包括專業美術、視覺傳播、時裝、工業設計、室

內設計、創意工藝、博物館與美術館管理、新聞攝影、廣告、電影與錄影製作、美術和電

影評論、建築、文化歷史等。視覺藝術學習包含多樣化的藝術形式,學生可以聚焦在他們

所選的範圍,例如以設計作為其個人作品集的研習焦點,為他們將來的教育和職業發展作

準備。

1.3.6 透過學習視覺藝術所發展出來的技巧與能力,可以應用於日常生活與工作上。例

如視覺溝通技巧有助人們在工作上更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念,在視覺藝術學習中加強敏感

度和觀察能力,有助人們更懂得關注細節,從而更積極去追求優質生活。

課程宗旨 1.4 視覺藝術科課程的宗旨,在於使學生能夠:

豐富審美和藝術經驗;

加強審美和批判性欣賞,以及更具美感和批判性地創作不同形式的視覺藝術作品

的能力;

透過自主和以開放式探究的視覺藝術學習過程,發展感知能力、共通能力6,以及

後設認知7;

透過對多元文化視覺藝術的探究,加強對多元視野、文化及跨文化的了解;

培養個人情操、價值觀與態度,對自己身份的了解及對社區、國家、世界的投入

感;及

獲得基礎訓練,以備有機會繼續接受與視覺藝術和創意工業有關的教育,以及從

事相關的工作。

6 共通能力是課程發展議會在二零零一年六月公佈,用以幫助學生在「學會學習」的要求中學得更好的基礎。

在九種共通能力中,視覺藝術的研習集中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溝通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7 Cole 及 Chan (1994: 400) 指出「後設認知」最先由發展心理學家 Flavell 提出,常被解作 「思考的思考」。 Baker

及 Brown (1984) 進一步解釋,「後設認知」最少牽涉兩個組成部份:知識 - 即在一項任務中對如何達到有

效表現的技能、策略及資源的醒覺;及調節 - 即能運用自我調節的機制來確保成功地完成任務的能力。

Page 8: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4

與初中課程的銜接

1.5 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建基於基礎教育的視覺藝術科課程,並為學生提供一個具連

貫性的課程,以拓闊並深化學生的視覺藝術學習經驗。

1.6 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通過視覺藝術評賞、視覺藝術創作和視覺藝術知識三個範

疇來學習,三者整合於主題學習單元內,以達成四個學習目標(即培養創意及想像力、發展

技能與過程、培養評賞藝術的能力、認識藝術的情境),及視覺藝術課程的宗旨8。在教師

的指導和教師、同儕之間的互動下,學生預期能獲得視覺藝術的基礎知識,包括形式知識

和美術評賞及創作的經驗和技能。(有關知識、技能、和經驗的進展詳情,可參閱第二章的

課程架構。)

1.7 在高中階段,學生通過視覺藝術評賞和視覺藝術創作,進一步發展他們視覺藝術

的能力。本課程鼓勵學生加強研習的廣度和深度,獨立地投入探討視覺藝術在情境脈絡中

不同層次的意義,及轉化他們的知識、技能、和經驗到其他學習上。學生亦可在專上機構

進修,持續他們學習與視覺藝術相關的教育,例如:藝術、建築、機械工程、藝術治療、

商業設計、電影工業、多媒體製作等。

8 課程發展議會(2003)。《藝術教育學習領域:視覺藝術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Page 9: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5

第二章 課程架構

視覺藝術科課程架構 2.1 視覺藝術科課程中,主張學生透過均衡的課程來學習,課程包括兩個互相纏結及

相關的範疇— 視覺藝術評賞和視覺藝術創作。視覺藝術科課程的基本架構便在此基本概念

下形成。由於這兩個範疇的關係緊密,須以綜合統整的方式學習。這兩個範疇的相互關係

以下圖展示:

2.1.1 視覺藝術學習的兩個範疇 視覺藝術評賞

視覺藝術評賞是指學生對美術品和美術現象產生直接反應,及對自己及不同情境

下的藝術家所創作的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作出批判性的欣賞和判斷的一切過程。期望學

生能夠透過視覺藝術評賞去了解知識、發展技能、豐富審美和藝術經驗,以及培養個人和

對社會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視覺藝術創作

視覺藝術創作是指學生把在視覺藝術評賞中所掌握的知識和經歷,應用於不同視

覺藝術創作的概念性和實際工作過程中。期望學生能透過視覺藝術創作,掌握控制媒介、

材料和美術語言的技巧,豐富審美和藝術經驗,以及培養個人和對社會的正面價值觀和態

度。

Page 10: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6

2.1.2 學習重點

以上兩個範疇的學習重點,可歸類為三方面:知識、經驗與技能,以及價值觀與

態度。而該兩個學習範疇和三方面學習的關係,正如一個兩維度的課程架構,如下表所示:

兩個學習範疇

視覺藝術評賞 視覺藝術創作 學

知識

經驗與技能

價值觀與態度

知識

經驗與技能

價值觀與態度

Page 11: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7

有關視覺藝術評賞和視覺藝術創作這兩個範疇的三個不同方面的學習重點及學習

機會的選取表列如下:

(a) 知識

視覺藝術評賞

學習重點 學習機會的選取9

學生能夠:

了解在不同情境下的藝術家、工藝師及設

計師如何運用美術形式知識去表達情

緒、感覺及展示意念

意識到符號及標記的運用和它們在不同

情境的特殊意義

了解藝術作品在觀賞及創作所處的歷

史、社會、文化及科技的情境

發展在不同情境下界定何謂美術的概念

從相關情境中描述、分析、詮釋和判斷美

術品和美術現象

選取最少兩種文化情境(例如:中國、西方、

本地及亞洲)的美術品/美術現象去研習,並

集中探討以下各方面:

美術形式知識,例如:視覺元素與組織原

理,以及有關美術形式、媒介、物料及技

巧的知識

在不同情境下所用的符號和標記

圖像的類型和發展策略,例如:抽象、寫

藝術表現模式,例如:表情、再現、表現

歷史知識和觀看方式:觀看的方式會涉及

圖像的作者和觀者的知識、興趣、信仰、

意欲等,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受歷史和文化

的影響

情境關聯(包括知識、價值觀、藝術語言

等):詮釋美術品和美術現象的意義

視覺藝術創作

學習重點 學習機會的選取

學生能夠:

展示配合情境來運用美術形式知識的水

平和他們對形式知識的不同層次意義的

警覺性

展示運用材料及技術去配合美術創作意

向的水平,和不斷提升的技術水平

應用和綜合在視覺藝術評賞所掌握的知

識來創作,以探討個人對世界的情感、意

念和反應,並用以抒發情緒和感覺,及表

現個人觀點和意念

9 根據 Goodlad (1979) 及 Oliver (1977)提出學習機會意指學習內容及過程。學習內容包括知識、技能、概念、

價值觀及態度、學與教的方法及行為模式等。

Page 12: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8

(b) 經驗與技能

視覺藝術評賞

學習重點 學習機會的選取

學生能夠:

發展對個人有重要意義的視覺環境、美術

品及美術現象的個人反應

將美術品作為具表現性及獨特性的物體

來探究10

關注個別的藝術風格和觀念

通過對不同美術品和美術現象的敏銳性

觀察去發展感知能力和其他思考能力,例

如觀察、聯想、想像及創意

運用批判性思考對美術品和美術現象作

出分析和意義詮釋

運用語言和書寫能力去溝通感受和意念

通過對美術品、美術現象及視覺文化的探

究來掌握經驗(例如日常的生活經驗、心

理經驗:對色彩和韻律的心理反應;美感

經驗:自然界及人為環境的美感;以及藝

術經驗:藝術風格、藝術家的感知)

參與一連串相互關連的視覺藝術評賞過

以語言和文字表達和交流對學生自己和

藝術家的視覺傳意形式的感受及意念

視覺藝術創作

學習重點 學習機會的選取

學生能夠:

發展對自己和世界的概念和意念

選擇及控制媒介、材料、技術、視覺語言,

以傳情達意

把經驗、情緒、感覺與意念轉化為視覺形

發展對自己視覺藝術學習自我反思的技

能和態度

探討影響自身選擇及研究表達素材或主

題的個人深層感受和經驗

通過研究發展主題和意念

參與圖像發展過程

試驗不同視覺藝術媒介及過程(例如繪

畫、素描、陶藝、雕塑、時裝設計、視覺

傳意、錄像、裝置、新媒體)

參與美術創作的過程

作為一個觀賞者,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及美

術品不斷反思和評估

10 Einser (2002:44)指出藝術教育其中一種重要貢獻是幫助學生逐漸知覺自己個人的特質。人們會在大部份藝

術品中,尋求多元化的表現和個人視野的獨特性。

Page 13: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9

(c) 價值觀與態度

視覺藝術評賞與視覺藝術創作

學習重點 學習機會的選取

在兩個範疇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

通過對藝術的美感及藝術價值的追尋,培

養正面的個人及對社會的態度

發展開放性和尊重態度,看待視覺藝術在

不同文化中的不同觀點、功能和重要性

發掘自己的身份及角色

培養對他人及世界的關注、好奇、敏感、

熱誠和欣賞

通過對各種文化情境下相關題目/主題

的美術品/美術現象的不斷接觸,以及通

過在視覺藝術學習過程與他人的互動及

協作,探究具重要性的價值觀和正面的態

以下部份會闡明兩個學習範疇:視覺藝術評賞與視覺藝術創作的實踐,以及達成

學習重點的學習機會的選取。

視覺藝術評賞與視覺藝術創作的實踐 2.2 本課程強調視覺藝術評賞與視覺藝術創作的整合。學生通常由視覺藝術評賞進展

至視覺藝術創作,然而,感性反應是非常可貴的經驗,在學習過程中是不可忽視的。

2.2.1 視覺藝術評賞:由個人到情境,由觀賞情境導向創作情境

(a) 美術欣賞是指觀眾從他們的感知經驗及直覺,直接感覺和享受一件美術品。美術

批評則要考慮觀賞和創作情境,以及聚焦在美術品/美術現象的詮釋上。本課程提倡的視

覺藝術評賞同時涉及感性和理性反應;以及由觀賞者和創作者的觀點,作出對美術品/美

術現象的理解。

(b) 學生在欣賞及評論美術品/美術現象時,可以由欣賞的情境進展到創作的情境。

除感性反應以外,宜鼓勵學生探究美術品所傳遞的隱含信息。學生以語言和文字表達他們

的感受和觀點,這有助他們明暸自己及他人的反應,獲取他人的觀點,以提升他們對視覺

藝術的認知和了解。

Page 14: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10

(c) 學生可參與一系列的視覺藝術評賞活動,包括:

i. 表象描述 ― 學生記下他們所曾觀看的項目;

ii. 整體感受 ― 學生自由地對美術品作即時反應及表達他們的感覺和意見;

iii. 形式分析 ― 基於對美術品的表象描述及整體感受,學生:

檢視視覺藝術元素和組織原理如何組織和安排,以達致某種效果,

分析作品中的圖像來源和所運用的圖像發展策略,

辨識用以創作圖像的物料、採用的技巧及過程,以及

辨識美術品所呈現的文化或風格;

iv. 意義詮釋 ― 參考個人經驗、由表象描述及形式分析所掌握的信息,以及觀賞和

創作美術品/美術現象的情境知識,學生反映、討論和詮釋美術品在特定情境的

意義和隱含的信息;

v. 價值判斷 ― 學生參考他們的整體感受,以及建基於先前所作的討論、研究和詮

釋,再說出他認為該美術品有何重要性及如何的好。

上述提及的一系列活動,是互相關連及不可分割的。然而,這些活動沒有既定程

序,學生可以在視覺藝術評賞的過程中反覆來回於各活動中。

2.2.2 視覺藝術創作:由視覺藝術評賞導向視覺藝術創作

視覺藝術創作必須與視覺藝術評賞一併進行。學生可以參與一系列視覺藝術創作

活動:

i. 主題和意念發展:學生通過探討個人的經驗、對日常生活的事情進行研究,以及

研習美術品/美術現象,以發展主題/題目,以及美術創作的方法。學生亦可以

直接按情緒和感受表現自己,以期經驗視覺藝術的感性和理性特質;

ii. 圖像發展:選擇合適的藝術表現的模式,圖像類型和美術形式,以及運用各種圖

像發展策略去發展圖像;

iii. 媒介和技巧的試驗和探究;

iv. 美術品製作;以及

v. 視覺藝術創作過程和成果的反思。

Page 15: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11

學習機會 2.3 以下部份會闡明通過視覺藝術評賞和視覺藝術創作而獲得的學習機會(知識、經

驗與技能,以及價值觀與態度)。

2.3.1 知識

視覺藝術知識主要涉及形式知識(視覺語言、美術形式、媒介、物料和技術)、

在不同情境中的符號和標記、圖像類型與圖像發展策略、藝術表現的模式、歷史知識和觀

看方式,以及於情境關聯。研習美術品和美術現象是構成視覺藝術評賞和視覺藝術創作過

程所必須要的。學生選擇研習中國、西方、本地或亞洲的美術品和美術現象(例如純藝術、

應用美術、大眾藝術)。選擇美術品/美術現象可以下列時段作參考:

中國美術 :傳統美術、現代及當代美術

西方美術 :古代及古典美術、中古及中世紀美術、文藝復興及巴洛克、現代早期、

現代及當代

本地及亞洲美術:過去及現在

(a) 形式知識

視覺語言是由視覺元素︰線條、形狀、形體、空間、色彩、明暗和質感,以及組

織原理︰均衡、統一、對比、節奏、比例、重點以及動感所組成。視覺語言可以令人聯繫

不同的經驗和心理反應,以及通過對視覺語言於不同歷史及文化情境的詮釋,產生不同層

次的意義。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學習的主要重點在於明白視覺藝語言在的物理和心理特

性與他們個人及美感經驗的關聯。他們了解到視覺藝術語言在不同情境下會產生不同的意

義,及作個人表達和溝通之用。在高中階段,透過視覺藝術評賞和創作,學生集中發掘視

覺藝術不同層次的意義。

媒介是製作美術品所涉及的物料。美術形式和媒介是指素描、繪畫、版畫、設計、

雕塑、工藝、書法、攝影、混合性及以科技為主的媒介,例如數碼藝術,錄像藝術、裝置

藝術,以及其他新媒介。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經驗並且獲得不同美術形式和媒介的理解。

在高中階段,學生更進一步探究適合用以表達所選擇主題的美術形式、媒介和技術的獨特

表現的素質。

Page 16: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12

(b) 符號和標記

符號和標記很多時會在視覺環境、美術品和美術現象中出現。它們可以用作代表

事物,例如一件事件、一項活動或者是指某情境下的世界。在高中階段,學生探究存在於

眾多美術品/美術現象中的符號和標記,以發展他們對存在於視覺現象中的符號和標記的

警覺性和敏感度,以及了解它們在情境的意義。在評賞中,學生能夠因應符號和標記所呈

示的特定意義去考慮如何解讀美術品。在美術創作中,學生可探討符號和標記的選取和運

用,對他們的作品在傳意上所產生的價值。

(c) 圖像類型和圖像發展策略

圖像大致上包括抽象和寫實兩類。圖像發展策略,例如模仿、變形、發展細節、

旋轉、倒置,以及簡化等,都是用以發展視覺圖像作表現和傳意的主要過程。學生從多樣

的美術品中探究不同類型的圖像的外觀、表現能力和它們的發展策略,並實際參與發展圖

像,以切合他們的藝術表現。

(d) 藝術表現的模式

為了把感覺、概念和意念視像化和物質化,藝術家會利用視覺語言、採用切合他

們概念和創作動機的圖像類型和藝術表現的模式11:表情、再現和表現,並以合適的美術

形式、媒介工具、物料和技術去製作美術品。

(e) 歷史知識和觀看方式

在考慮情境以詮釋和評價視覺藝術品時,學生需要相關的歷史知識,和對在不同

情境下觀看藝術的方式有所認識。美術歷史的情境是美術品由過去到現在的縱向發展。歷

史知識包含藝術家和他們所處身的社會的歷史、藝術發展的考慮,以及個別美術作品12。

11 課程發展議會(2003)。《藝術教育學習領域:視覺藝術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頁 22 。 12 Broudy (2001). 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in the arts. In R.A. Smith (Ed.), Aesthetics and criticism in art

education. Reston, Virginia: NAEA.

Page 17: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13

即使美術品可能傳遞藝術家未有意圖傳達的信息,但從藝術家自行對創作的記述,有助於

詮釋他們的美術作品。再者,觀賞和創作美術品/美術現象的文化情境(即觀賞和創作美術

作品/現象的橫向空間),通常涉及信仰、宗教、風俗等,對於形成不同情境下的觀看方式

有一定程度的影響13。

(f) 情境關聯

所有美術均在不同情境中創作和被觀賞,例如個人、社會、技術、文化和歷史情

境14。觀者是判斷一件美術品意義的主動參與者。為著懂得去觀看,學生運用他們的個人

經驗、情感、感覺與知識去欣賞、詮釋和批評美術品和美術現象。美術品的意義並不局限

於藝術家意圖表達的意義,它可以聯繫到其他文本、人物、零零碎碎的資料和觀者的領悟

而產生不同的意義15,故任何美術品都會容許有一連串的詮釋,而每種詮釋都顯示出美術

品的不同面貌。因此詮釋不強調其對或錯,卻視乎其是否合理、具說服力、能提供信息,

以及富啟發性。學生同時須要綜合和應用其情境關聯,以探討情感和對外界作出反應,並

發展個人觀點和意念作視覺藝術的表達。

2.3.2 經驗與技能

(a) 在高中階段,學生應豐富他們的經驗和累積對世界的認識,以發展情感、感覺、

意念、概念,及藝術模式的表現。經驗可包括由日常生活環境中獲得的一般經驗,由自然

及人造環境而來的美感經驗,以及由美術品、美術現象和學生在美術製作過程中擷取的藝

術經驗。學生學習將一般及美感經驗轉化成藝術經驗,以進行視覺藝術評賞和視覺藝術創

作。

(b) 為發展學生觀看、創作和思考的方式,學生須不斷增進技巧例如:觀察、表達、

聯想、移情及想像;以及通過語言文字傳遞他們對美術品、視覺環境和視覺文化的感性反

應和理性詮釋來發展批判性思考能力。 13 Leppert (1996). Art and the committed eye: The cultural functions of imagery.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Inc.

第 6-7 頁。 14 Parsons 及 Blocker (1993). Aesthetics and education.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5 Barret (2003). Interpreting art: Reflecting, wondering, and responding. New York: McGraw-Hill.

Page 18: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14

(c) 學生探究和研習不同媒介、物料、技巧和程序,以期對他們在美術製作中作合適

的選擇和操作。學生宜對某些適用於美術創作的媒介和物料,逐漸提升操作技巧和技能。

2.3.3 價值觀與態度

通過對隱含在美術品/美術現象中的信息的不斷追求,以及在課程學習中與同儕

及教師的互動,學生可以探究有意義的價值觀和正面的態度,例如以開放性和尊重態度,

看待視覺藝術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觀點、功能和重要性,對他人及世界的關注、好奇、敏

感、熱誠和欣賞。價值觀與態度對學生的學習是非常重要,因此雖然在公開評核中未有包

括此部份,但在校內評估中亦應加以評估。

課時分配

2.4 學校必須提供充足的課堂時間給選修視覺藝術科的學生。在三年高中課程,應分

配 10%的總課時予視覺藝術科的學習(即約為二百七十小時)。舉例來說,假如學校的時間

表每星期共劃分為四十課節,則每星期應有四節的視覺藝術科課堂學習時間。編排課時應

具彈性及效能,並能照顧個別學生的需要。然而,視覺藝術科的課堂學習時間不宜太短,

否則不能進行創作過程中的想像、試驗和反思等步驟;同時在課時分配時,必須預留課前

準備和課後清理所需的額外時間。

Page 19: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15

第三章 課程規畫

指導原則

3.1 視覺藝術科課程採用均衡且多元化的課程架構,並且強調視覺藝術評賞和視覺藝

術創作這兩個學習範疇的整合。學校可參考本課程指引所建議的課程目標、架構、學與教

策略和評估模式,並考慮學校獨特的情境,設計其高中年級的校本課程。規畫課程時,可

參考以下建議的一些原則:

3.1.1 照顧個別差異

為了照顧學生個別的學習需要,學校在規畫課程時須考慮學生的強項、興趣、學

習進度和策略,以設計合適的學與教活動、評估模式和評估工具。課程須具彈性,讓某些

在視覺藝術有特殊才能的學生,可超越課程的基本要求去延伸他們的研習,或集中在他們

特別關注的範圍,例如某種美術類別、某種表現風格,又或是某一特定文化情境的視覺藝

術。更重要是學生應有充足機會作切合自己學習需要的選擇,包括視覺藝術品/美術現象、

媒介、材料、技術和主題/題目,使他們能學習和表現得更理想。

3.1.2 以主題整合視覺藝術學習範疇

為了讓學生可透過對藝術情境的了解,以組織及建構知識,應以主題整合視覺藝

術評賞和視覺藝術創作這兩個範疇來學習。主題可提供學習焦點,並讓學生實踐跨學科學

習,對事件、議題、概念、態度和價值觀等作深入的探討,將有助於學生全人發展。學生

可以與教師商討,選擇自行探究的主題,尤其是在發展校本評核的作品集。

3.1.3 整合概念學習與其他學習經歷

視覺藝術的學習與其它學習經歷中的藝術學習經歷是互相補足的。故應提供機會

讓學生整合概念與經驗於視覺藝術學習中。例如音樂及舞蹈中的節奏,電影及音樂中的時

間,戲劇中的光效等等經驗,可豐富他們視覺藝術的學習。同樣地,亦應鼓勵學生應用其

視覺藝術知識和技能,去提升其他藝術經歷的學習。

Page 20: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16

3.1.4 整合學習與評估

課程與評估有著緊密關係,而評估亦有助於課程,因此評估是構成課程不可或缺

的部份。學生的學習過程及表現應在不同階段作出評估,以促進學習。同樣重要地評估應

與學習互相配合,而校本評核指引亦須被考慮。

學習進程

3.2 本科的研習廣泛地涵蓋不同視覺藝術形式的理論和實踐。學生在一連串學習活動

中進展,由尋求多元化美術經驗至以自選的風格工作、由個人至聯繫歷史文化情境、及由

教師主導至獨立學習。隨著對視覺藝術知識、技能及經驗的增長,學生宜更廣泛和深入地

投入對視覺藝術的追求,以及考慮將來投身創意工業的機會。

3.3 在研習的最初階段,主要在高中第一年的課程,學生會認識一些基本美術概念,

以及美術分析和批評的實踐。學生有機會發展選擇及應用不同媒介和技巧的獨立能力和操

控能力,以及掌握美術創作的技術。為了裝備學生在課程後期能獨立地學習,學生會探討

如何搜尋和研究相關資料,並把研究成果伸延發展到實際的創作上。在教師引導的學習基

礎上,宜鼓勵學生向個人探究的範圍發展。而探究活動應在教師引導下進行。

3.4 在課程的第二年,應鼓勵學生通過文字和視覺材料的搜尋及研究,及和教師商討,

選擇他們有興趣的課題/主題以發展他們個人的作品集。從師生間的互動,學生應掌握歷

史和其他視覺藝術知識來支持他們對視覺藝術作品/美術現象的分析和詮釋。他們須探究

不同形式的美術作品/美術現象中隱含的多元社會和文化概念。通過對美術作品/美術現

象的評賞,啟發學生在美術創作中如何選擇合適的藝術表現模式、圖像發展策略、藝術形

式、媒介、物料和技術,以展示他們的信息。

3.5 在課程的最後一年,學生須發展更高的能力水平和獨立性,以選擇他們各自的學

習焦點。在美術評賞中,宜從鼓勵學生彈性地運用歷史和其他知識,發展他們對多元視野

的理解,包括美術形式的選擇和在多元社會和文化情境中美術作品/美術現象蘊含的細節

Page 21: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17

所傳達的信息。此外,須容許學生探究以新的及更複雜的概念和技術,作他們個人及獨特

的視覺藝術表現。

3.6 在視覺藝術科的學習範圍,本課程建議學生須至少從兩個不同文化情境選擇視覺

藝術品/藝術現象作學習對象,並探討及試驗不同的視覺藝術媒介。學校宜鼓勵學生因應

其興趣和能力超越最基本的學習要求,對視覺藝術作更廣和更深的探討。在附錄一中提供

了一個較為以教師主導的學與教設計的例子,當中涵蓋高中視覺藝術科學習範圍的要求,

期望學生能獲得多元化的視覺藝術經驗、知識和技能。

課程設計 3.7 以下提供一個課程設計的概覽以便作整體課程規畫的參考 (課程設計示例可參考

附錄一)。

創作 學

主題 / 課題 (針對性評賞及創

作的具體題目)

學習

重點 視覺藝術評賞

+ 情境脈絡

(視覺語言∕形式知識∕

課題的焦點性教材選擇)主要學習對象:藝術家、

藝術類別、藝術派別等

表現 +

主題

(配合學習重點

的視覺語言∕形

式知識)

製作 +

媒體、 物料、技

法的選擇 (配合學習重點

的視覺語言∕形

式知識及主題的

技法) 主題一 / 課題一 主題一 / 課題二 主題一 / 課題三 主題二 / 課題一 主題二 / 課題二

Page 22: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18

第四章 學與教

4.1 在高中課程,學生必須聯繫情境於視覺藝術欣賞、批評及創作中。因此建議課程

以綜合學習取向進行,著重在學習視覺藝術中亦連繫其他科目和學習領域。學生宜有機會

探討不同學習活動的可行性,發展多元視野和建構具廣度和深度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讓

學生能主動學習,成為終身學習者。因此本課程主張採用能針對學生的需要和關注,並發

展探究技巧和態度的探究式學習和經驗性學習。在探究式學習中,學生可以透過積極參與

和教師的協助,發掘自己關心的問題,並建構相關知識。經驗性學習要求學生與學習對象

作直接接觸,並主動地參與探究性學習活動。再者,學生可以組成藝術學習社群,以加強

與人溝通和協作的技巧,並促進自主、自發和自省的能力,從而培養終身學習的技巧和態

度。

4.2 為了有效地實施探究式和經驗性學習取向,教師的角式十分重要。教師須了解學

生的興趣和能力,提供適當的學習挑戰,並協助學生進一步的發展。教師可透過不同方式

協助學生:他們可作為資料提供者,促進學生對視覺藝術及其如何傳遞意念的認識;可以

在探究的過程中,作為學生建構知識的諮詢者;可以作為學習促進者,為學生提供多元化

的藝術經驗,並剌激他們發展意念、概念和主題,發展個人對視覺藝術的追求;也可以作

為諍友,在批判性的對話和寫作中,向學生提供意見和建議。

4.3 為了促進有效的學與教,並且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校宜將下列的四個關鍵項目16

結合在他們的學與教之中:

德育及公民教育

專題研習

從閱讀中學習

運用資訊科技互動學習

16 課程發展議會(2001 年 6 月)。《學會學習:學會學習 - 課程發展路向》香港:課程發展議會。頁 iv。

Page 23: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19

學與教策略建議

4.4 以下建議數個不同學與教策略作參考。

4.4.1 主題式學習

主題式學習是透過對不同學習範圍的探究、分析和比較,提供了對學習視覺藝術

的焦點(一個常見的主題)。主題可視為整合研究範圍的架構,使我們了解不同科目/主要

學習領域間的共通性,刺激我們不同的知覺經驗,而且使我們對主題有更完整的理解,有

助組織與建構知識17。在視覺藝術學習中,學生可定出他們感興趣的主題,並整合視覺藝

術評賞和創作,作深入、多維度和跨學科的研習。

4.4.2 獨立研習

透過獨立研習可以讓學生參與視覺和文字資料的研究,例如透過在博物館、畫廊

和公眾場所展示的視覺藝術品、出版材料、文學作品和文字作品、互聯網資料等,發掘視

覺藝術評賞和創作的主題、意念、風格、知識以及經驗。獨立研習能得以成功,全賴學生

本身的自發、自省、自我監控、自覺能力和其他學習技能等的配合。這些技能也會在獨立

研習進行時得到提升。

4.4.3 批判性的對話和寫作

透過批判性對話,學生能聽到自己及其他人對所見、所思和所感的事物的反應;

同時可以讓學生作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究,或者誘發出不同的詮釋。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發展

批判性思考的技能和態度。在對話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聆聽其他人的觀點,擴闊眼光和

發展多元視野。透過批判性的寫作,學生可以體驗如何把所見所感用語言表達,有助他們

探討藝術品的敘述性特質,釐清和建構自己的概念,與其他人交流概念,及為進一步的探

究徵求意見。

17 Ellis 及 Stuen (1998). The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New York: Eye on Education.

Page 24: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20

4.4.4 合作式學習

合作式學習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構藝術經驗及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

交流。學校宜鼓勵學生互相合作,讓學生有機會透過研究和親身經歷獲得對事物的了解,

並與其他組員分享他們對藝術的了解和觀點。

4.4.5 作品集

作品集包含學習過程的各種記錄,例如初步計劃、草稿、自我評估、同儕及教師

的意見、學生喜歡或不喜歡的藝術創作、參考資料及學生自己的美術作品等18。作品集能

展現學生的學習進程和成長,例如作品集可以呈現他們為發展意念所選擇物料的能力、作

品的素質、分析自己和別人作品的反思能力。運用作品集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可以通過

觀察自己的草圖、錯失、強項和弱項,處理美術作品的不同方法,發展自我反思、自我監

控、自覺性和後設認知的技能。作品集可以作為一個對整個高中學習的持續評估。

4.4.6 視像日記

學生可以運用視像日記去記錄視覺印象、日常經驗、對事情或視覺現象的個人感

覺等,作為獨立學習及美術創作的個人資料庫。錄像及拍照是觀察及記錄視覺經驗的有效

方式。

照顧個別差異 4.5 為發揮學生的潛能,宜採用合適的學與教策略,以照顧他們不同的學習興趣和需

要。譬如為有特別才華的學生在校內或校外提供增潤的學習活動或個別教育課程。有些學

生或缺乏學習動機,適當的學與教策略,例如以有意義的學習以確保學生了解其學習目標,

他們的學習如何與自己的已知事物及生活關連起來,以及他們會達至甚麼等,以幫助學生

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和用心投入學習19。同時,實施多樣化的評估,讓有不同學習需要學生

顯示他們所習得的知識和技能,並在整個過程中不斷改進。

18 Gardener, H. (1989). Assessment in context. In Learners, learning & assessment. Lond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 Hassard (2003). Backup of meaningful learning model. Retrieved 19 April 2005, from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Emeritus, Jack Hassard’s Web Site: http://www.csudh.edu/dearharbermas/advorgbj02.htm

Page 25: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21

第五章 評估

5.1 評估是在學習過程中,蒐集學生學習表現的顯證,以改進學與教,並確認學生學

習的成果。評估是在學與教中不可或缺的部份。視覺藝術科評估的設計必須配合本科的學

習宗旨及學習進程。視覺藝術科所預期的學習成果將會在較後期發展和討論。

5.2 評估牽涉兩個學習範疇:視覺藝術評賞和視覺藝術創作。評估由兩部份組成:(a)

校內評估及(b)公開評核。

(a) 校內評估是學校採用的評估措施,以作為視覺藝術科課程三年高中學與教策略的

組成部份。校內評估旨在幫助學生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度、強項和弱點,並且作出改善。學

生在視覺藝術評賞和視覺藝術創作的表現,會在校內通過各種模式的評估,例如同學互相

的評論、學生自我反思,教師評量等作持續性評估。學生須利用一個作品集記錄和展示他

們學習的進程。

(b) 視覺藝術科的公開評核,是指考獲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有關本科資歷的評核措施。

本科的公開評核,將採用水平參照方式評定學生水平,以等級報告成績;目的是要在學生

完成三年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後,確認他們學習的成果。學生的表現是參照所訂定的評核

水平來評定,而不是與其他學生的表現互相比較。「水平參照評核」描述各級的水平,更

具體說明評核所依據的標準,以顯示個別學生的表現。這些水平描述將會在稍後公布。

5.3 公開評核包括兩部份:校外評核和校本評核。在校外評核,學生須參加一項公開

考試,公開考試包括兩方面,即視覺藝術創作及對藝術品的批判性欣賞。公開考試試卷樣

本將會稍後提供。在校本評核,學生須呈交作品集,該作品集須由學校教師評核,亦會經

校外審核。

5.4 校本評核佔整個公開評核的50%。實施校本評核的優點是:

校本評核能夠提供更有效的評估,靈活採用多樣化的評估方法和活動,更全面評

核考生學習的成果。

校本評核可以衡量考生恆常學習的努力成果,這比「一試定生死」的公開考試更

Page 26: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22

能確認考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

5.5 校本評核並非課程的外加部份。通過課堂討論及觀察等方式來評核考生的學習表

現,是課內課外的慣常活動。其設計和實施,應切合學習重點和學習進程,而須避免增加

教師和考生不必要的負擔。

Page 27: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23

5.6 公開考試的詳細要求及比重如下:

公開考試(50%)

考生可選考下列其中一卷。每卷考試時間為 4 小時。每考卷均有數題試題讓考生選答,並會提供藝

術品複製本及可能包括有關評賞的資料作參考。考生亦可攜帶參考資料入試場。 卷一: 藝術形式表達主題 考生須選考其中一題,並須完成下列項目:

寫出對所提供藝術品複製本所作的評賞(15%);及

以任何媒介、風格及技巧創作一件與評賞相關的作品(35%)。所提供的主題將盡量廣泛,使考

生有足夠自由作個人的理解。本部份會評核考生的視覺藝術表達能力,包括構圖的經營和畫

面的空間處理;媒介、材料和技巧的運用以配合所選的主題;及對所選主題的理解能力等。

任何與本考卷有關的創作草圖、資料等均須與完成作品一併呈交。主考對考生的工作方法與完成作

品均同樣重視。

卷二: 設計 考生須選考其中一題,並須完成下列項目:

寫出對所提供的設計作品複製本所作的評賞(15%);及

解決一與設計評賞相關的設計難題(35%)。解決的難題可以是海報、賀卡、標誌、文具、書刊、

包裝設計、玩具、時裝配件等。本部份會考核考生對一件設計在美感及功能兩方面的了解;

以創新方式解決所提供的設計難題的能力;及對設計的方法有基本的認識等。

設計難題可涉及立體作品,但並不要求考生製作真實的作品或模型,除非考生認為有此需要。假樣

或組合而成的立體作品必須可以分拆,並在考試完畢時以平面形式呈交。

任何與本考卷有關的創作草圖、資料等均須與完成作品一併呈交。主考對考生的工作方法與完成作

品均同樣重視。

考生可決定所呈交作品的「完成」程度。考生所選用的媒介及/或技巧影響其細節的表現,主考可

接受能展示媒介和所用技巧,且具比例細節的原大草圖。

Page 28: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24

5.7 校本評核的詳細要求及比重如下:

校本評核(50%)

考生須呈交兩個作品集,當中應包含:

與情境相關的視覺藝術評賞,並且須與其創作相關;對多於一種文化進行社會及歷史情境研究的

例證;及以不同觀點和美感價值對美術作品/美術現象/視覺文化的評論(15%);並作視覺藝術創

作(35%)。

作品集由學校教師評核,亦會經校外審核。

每一作品集由下列內容組成:

對自選主題作相關的視覺和情境的研究,

對主題和視覺藝術作品的個人和批判性回應,

為藝術表達所作的預習及意念發展,

考生個人作品與其他藝術家作品關連的陳述,

對考生自己作品的詮釋、反思及評論;

兩至三件以任何媒介、材料及技巧展示主題的作品,

探索以不同媒介展示主題。

作品集可包括下列視覺藝術類別的作品︰

繪描/壁畫/中國及西方繪畫/版畫/浮雕/拼貼/攝影/混合媒介/雕塑/陶藝/裝置藝術/新媒體:動畫/多媒

體/錄像/網頁設計

平面設計/電腦輔助設計/廣告設計/電視廣告/時裝設計/室內設計/出版設計/包裝設計/展覽設計

漫畫/連環圖/插圖/公共藝術

中國書法/西洋書法

Page 29: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25

第六章 有效運用學與教資源

學校資源

6.1 供視覺藝術科學與教運用的資源十分廣泛,學校可積極開拓、選擇及妥善運用資

源,以提高學生在視覺藝術科學與教的成效。除了政府及有關辦學團體提供財政、人力及

學校環境的資源外,學校亦可從其他途徑申請資助,例如向家長教師會、校友會、其他私

人或公共機構,以及教育統籌局申請資助。

社區資源

6.2 在社區中可提供的資源很廣泛,包括畫廊、藝術館、圖書館、美術/美術教育團體、

社群中的藝術家、學校間的網路等。學校可以運用這些資源以擴闊學生的視野,並豐富他

們的學習經驗,從而培養他們對全方位學習的積極態度。例如學生可以參觀畫廊和藝術館

來體驗藝術品的感染力;到圖書館借閱參考資料;又譬如學校可以跟不同的組織協作,讓

學生進行專題研習;或與藝術家合作把對視覺藝術概念的新看法帶進學校,又甚至與不同

的學校組織聯校活動。

文字和視像的資源

6.3 參考書、期刊、雜誌、互聯網上的資料及其他視象或文字的資料,包括電子光碟

和錄影帶均為學與教提供了可貴的資源。我們極之建議學生利用這些資源以達至更有效的

學習,因為從閱讀中學習可提高思考及語文能力,豐富知識,並擴闊藝術和生活經驗20。(為

教師和學生建議的參考資料,請參閱附錄二)

20 課程發展議會(2001 年 6 月)。《學會學習:學會學習 - 課程發展路向》香港:課程發展議會。頁 vii。

Page 30: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26

安全指引

6.4 由於視覺藝術科課程提供了多元化的學習機會,廣泛的學習活動、工具、器材、

物料均會被應用以照顧學生個別的學習需要。因此,這些學習活動的程序和管理亦變得更

為繁雜。為確保學生、教師與涉及在這些活動中的其他人士的安全和健康,必須在活動進

行前準備適當和足夠的安全措施。更重要是,學生應了解適用於有關學習活動的安全程序

和措施。學校和教師可參考由教育統籌局出版的安全指引及與視覺藝術學與教相關的文件

作為指引。教師更宜參加有關的研討會以提高對安全問題的意識和了解。

Page 31: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27

第七章 支援措施

課程資源

7.1 課程發展議會及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會共同出版視覺藝術課程及評核指引。除課程

及評核指引,更會提供其他支援措施。

7.2 提供的參考資料/學與教材料:

(i) 學與教

促進學習的評估

學與教舉隅

公開評核的模擬試題(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提供)

(ii) 知識增潤

藝術評賞的理論與實踐

中國文化與藝術

西方文化與藝術

本地文化與藝術

藝術欣賞舉隅:中國、西方、本地視覺藝術作品

7.3 專業發展課程的提供:

(i) 新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的認識和解讀 (6 小時)

(ii) 學習評估 (15 小時)

促進學習的評估(由課程發展處提供) (6 小時)

公開評核(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提供) (9 小時)

(iii) 學與教策略 (15 小時)

課堂中藝術欣賞的對話

從視覺藝術評賞導向視覺藝術創作

Page 32: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28

(iv) 知識增潤 (15 小時)

中國文化與藝術

西方文化與藝術

本地文化與藝術

藝術評賞的理論與實踐

7.4 研究及發展計畫

從研究及發展計畫中蒐集數據,以發展有效的施行模式。

Page 33: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29

附錄一 課程設計示例

以下例子展示一個較為教師主導的教學設計,這教學設計涵蓋視覺藝術科的學習

範疇。

上課時段 主題/課題 學習範圍 (每週約 2.5 小時) 評賞 + 情境脈絡 創作

表現 + 主題

製作 +

媒介,材料和

技巧的選擇 三週 主題:

我的身份 課題: 我是誰?

1. 選擇數幅畫家的肖像

繪畫,集中觀察和描述

當中所運用的視覺元

素和構圖。

1. 透過視覺藝術

評賞活動,指出

藝 術 家 所 運 用

的 視 覺 元 素 和

構圖,從而發展

一 幅 繪 畫 自 己

的作品(非寫實

繪畫)

平面拼貼 / 繪 畫 / 素

六至八週 課題:我在

家庭/學校/教會的角色

是什麼?

1. 探討一位/多位以繪

畫、拼貼及其它材料作

畫的藝術家的作品,例

如羅伯特 勞森伯格

(Rauschenberg),集中講

述作品中所運用的材

料和技巧及它們如何

提升/影響藝術家所傳

達的信息,並談及考生

從中學到什麼。 2. 考生撰寫一份對於自

己創作的評論,評論可

集中在材料、技巧和構

圖的選擇方面,及如何

透過這些方面提升所

繪肖像的表達能力。

3. 探討數位本地設計師/

藝術家的立體作品。選

擇 兩 位 藝 術 家 的 作

品 以段落形式 每位

1. 關注媒介、材料

和 技 巧 的 表 現

力,並且發展最

少 三 幅 自 己 及

周 遭 環 境 的 構

圖 2. 選 擇 其 中 一 幅

構 圖 進 一 步 發

展為完成作品 3. 創 作 一 件 有 關

我與家庭/學校/教 會 的 立 體 作

用 繪 畫 及 /或其它材料

使用實物和

混合媒介的

組合

Page 34: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30

上課時段 主題/課題 學習範圍 (每週約 2.5 小時) 評賞 + 情境脈絡 創作

表現 + 主題

製作 +

媒介,材料和

技巧的選擇 品,以段落形式(每位

藝術家一段)討論以下

重點:對個別作品的整

體感受,分析和詮釋當

中如何運用空間、其它

視覺元素、材料和技巧

以傳達信息,並指出該

作品在本土情境的重

要性。

四至六週 課題: 我但

願別人怎樣

認識我?

1. 探討表現主義、立體

派、寫實主義、中國畫

的白描及寫意畫的肖

像畫,簡略描述數幅作

品的歷史資料,從創作

的歷史與科技情境分

析及演譯這些作品。每

件作品需以一個段落

表達。

1. 想像自己是其

中一位所研習

的藝術家。選擇

一種素描或繪

畫風格,繪畫一

幅較為寫實的

自畫像。又以其

中一種藝術風

格 創 作 一 面

鏡,並以自畫像

為鏡中的反影

探討不同的

乾濕素描材

料 製作鏡子的

媒介不限

四至六週 課題:我但

願自己擁有

甚麼國家/文化身份?

1. 研習在三個不同地區

所創作的圖案(例如:

中國、印度、澳洲、南

太平洋),並探討在有

關情境下,標記和符號

的運用其意義。簡略描

述有關標記/符號的來

源、意義、功能等,並

評價作品的表現形式

與意義的關係。

1. 從 生 活 經 驗 中

選取圖像,並以

此 發 展 為 一 個

標記/符號,以

表 現 創 作 者 的

文化身份。 2. 運用該標記 /符

號 裝 飾 一 套 家

居用品

探討以不同

的材料和技

巧創作立體

作品,例如

利用陶泥和

石膏

Page 35: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31

上課時段 主題/課題 學習範圍 (每週約 2.5 小時) 評賞 + 情境脈絡 創作

表現 + 主題

製作 +

媒介,材料和

技巧的選擇 四至六週 課題:我如

何向別人介

紹自己?

1. 研習多種應用美術作

品,簡略寫出該等作品

的功能,並分析當中所

傳達的內容/信息和形

式的關係。

1. 創 作 一 份 介 紹

自 己 及 自 己 作

品 的 應 用 美 術

作品

運用電腦軟

件創作

Page 36: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32

附錄二 參考資料 教師參考書籍 Arnheim, R. (1954).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A psychology of the creative eye.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apman, L.H. (1992). Art: images and ideas. Worcester, Mass: Davis Publications, Inc.

Csikszentmihalyi, M., & Robinson, R.E. (1990). The Art of Seeing: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Aesthetic Encounter. Malibu: The Getty Center for Education in the Arts.

Farley, F.H., & Neperud, R.W. (1988) (Eds.). The foundations of aesthetics, art, & art education.

New York: Praeger.

Hobbs, J., & Salome, R. (2001). The visual experience. Worcester, Mass: Davis Publications, Inc.

Lankford, E.L. (1992). Aesthetics: Issues and inquiry.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Mattick, P. (2003). Art in its tim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modern aesthetics. New York:

Routledge.

O’Brien, M.F., & Sibley, N. (1995). The photographic eye: Learning to see with a camera.

Worcester, Mass: Davis Publications, Inc.

Smith, R.A. (Ed.) (2001). Aesthetics and criticism in art education: Problems in defining,

explaining, and evaluation art.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Stoddart, T. (2002). Examining art & design for GCSE. Oxford: Heinemann Educational

Publishers.

Page 37: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33

朱狄 (1996)。《當代西方美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朱伯雄 (1991)。《世界美術名作鑑賞辭典》。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伍蠡甫編 (1993)。《中國名畫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典出版社。

李梓良 (1999)。《陶瓷藝術:實踐與欣賞》。香港:梓桐堂。

何政廣 (2000)。《藝術欣賞階梯》。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周于棟 (1992)。《藝術欣畫與知識》。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周來祥、周紀文 (2002)。《美學概論》(初版)。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周憲 (2002)。《美學是甚麼》(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徐書城 (1997)。《繪畫美學》(第二版)。北京:東方出版社。

國家教委藝術教育委員會編 (1995)。《全國考生視覺藝術欣賞圖庫 (小學篇、初中篇、高中

篇)》。杭州:美術學院出版社。

張文勛 (1993)。《華夏文化與審美意識》(第二版)。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張連 (2001)。《形式美新論》(第一版)。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曾雅雲譯 (1993)。《藝術鑑賞入門》(第四版)。台北:雄獅股份有限公司。

黃壬來 (2002)。《藝術與人文教育》。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黃麗芳 (2001)。《藝術評賞語言新探(一)(理論篇):多元媒體教學與國畫評賞的三種取向:

Page 38: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34

藝術形式,意象隱喻及文化關聯》。香港:香港教育學院出版委員會。

黃麗芳 (2001)。《藝術評賞語言新探(二)(應用篇):多元媒體教學與國畫評賞的三種取向:

藝術形式,意象隱喻及文化關聯》。香港:香港教育學院出版委員會。

馮申、高叔眉譯,尤•鮑列夫著 (1988)。《美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彭立勛 (2002)。《美學的現代思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彭吉象 (2002)。《影視美學》(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葉廷芳 (1995)。《現代審美意識的覺醒》(第一版)。北京:華夏出版社。

葉秀山 (1997)。《美的哲學》(第二版)。北京:東方出版社。

趙惠玲 (1995)。《美術鑑賞》(修訂版)。台北:三民書局。

黎明海、譚祥安、劉欽棟 (2001)。《藝術欣賞•批評與教育》。香港:香港教育學院。

韓樹站譯,米•杜夫海納著,陳榮生校 (1996)。《審美經驗現象學》 (第一版)。北京:文

化藝術出版社。

戴伯樂編 (1998)。《中國美術欣賞》。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

Page 39: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35

學生參考書籍

Barnes, R. (2002). Contemporary artists. Oxford: Heinemann Library.

Berger, J. (Ed.) (1972). Ways of seeing. Harmondsworth: Penguin.

Buchanan, N. (1998). Art attack. London: Dorling Kindersley.

Davidson, R. (1993). What is art? Experience art in the world around you. New York: Cynthia

Parzych Publishing Inc.

Ocvirk, O., Stinson, R., Wigg, P., & Bone, R. (1990). Art fundamentals: Theory and practice.

Dubuque: Wm. C. Brwon Publishers.

Mak, P. (1999). In search of content. Hong Kong.

Newbery, E. (2001). Why make art? North Mankato, MN: Thameside Press.

Welton, J. (1994). Drawing: A young artist’s guide. London: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Zelanski, P., & Fisher, M.P. (1988). The art of seeing. NJ: Prentice Hall, Inc.

王受之 (2001)。《世界現代美術發展》。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何政廣 (1998)。《歐美現代美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李美蓉 (1994)。《揮不走的美 — 文藝復興到象徵主義名畫欣賞》。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

限公司。

李澤厚 (1988)。《華夏美學》。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Page 40: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36

李澤厚 (1989)。《美學四講》。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周于棟 (1992)。《藝術欣賞與知識》。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郭文堉 (1995)。《古典畫巨匠》。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郭文堉 (1995)。《近代畫巨匠》。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郭文堉 (1995)。《現代畫巨匠》。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陳子華/尹鷂等編 (2002)。《畫說中華五千年(系列) — 文明創造 / 建築交通 / 工藝之美 /

國之重寶》。台北:艾閣萌仕美美股份有限公司。

陳杉杉 (2004)。《藝術裡的秘密》。台北:好讀出版有限公司。

戚廷貴 (1988)。《藝術美與欣賞》。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黃光男 (1998)。《美術館廣角鏡》。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黃晨淳 (2004)。《大師自畫像》。台北:好讀出版有限公司。

張心龍 (1994)。《從題材欣賞繪畫》。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張心龍 (1999)。《西洋美術史之旅》。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甄巍 (2001)。《古典美術》。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甄巍 (2001)。《現代美術》。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謝里法 (1990)。《藝術的冒險:西洋美術評論集》。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Page 41: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37

參考網址

1 政府部門 民政事務局 http://www.info.gov.hk/hab

康樂文化事務署 http://www.lcsd.gov.hk/indexe.html

教育統籌局 http://www.emb.gov.hk

課程發展處 http://cd.emb.gov.hk

課程發展處藝術教育組 http://cd.emb.gov.hk/arts

課程發展議會 http://cd.emb.gov.hk/cdc.asp

2 有關組織/大專院校 有關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化委員會 http://www.moe.edu.cn

台灣教育部 http://www.edu.tw

文化委員會 http://www.chc.org.hk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http://www.hkeaa.edu.hk

香港藝術發展局 http://www.hkadc.org.hk/

Board of Studies – NSW (New South Wales) http://www.boardofstudies.nsw.edu.au/index.html

Council of Ministers of Education, Canada http://www.cmec.ca/indexe.stm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Government

of Western Australia

http://www.eddept.wa.edu.au/

Education Queensland http://education.qld.gov.au/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 (IBO) http://www.ibo.org/ibo/

Ministry of Education, New Zealand http://www.minedu.govt.nz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http://www.moe.gov.sg

National Curriculum online http://www.vcaa.vic.edu.au/

New Zealand Qualifications Authority http://www.nzqa.govt.nz/

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UK http://www.qca.org.uk

Queensland Studies Authority http://www.qsa.qld.edu.au/index.html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ttp://www.ed.gov

Victorian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http://www.vcaa.vic.edu.au/

Page 42: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38

大專院校

香港教育學院藝術系 http://www.ied.edu.hk/ca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分校設計系 http://stde.vtc.edu.hk/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 http://www.arts.cuhk.edu.hk/~fadept

香港大學藝術學系 http://www.fa.hku.hk/index_flash.html

香港浸會大學音樂及藝術系 http://arts.hkbu.edu.hk/~mfa/index2.html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 http://www.cityu.edu.hk/cityu/dpt-acad/scm.htm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 http://www.sd.polyu.edu.hk

香港演藝學院 http://www.hkapa.edu

職業訓練局 http://www.vtc.edu.hk/vtchome/main.jsp

3 藝術教育 全球藝術網 http://gnae.ntptc.edu.tw

Aesthetics Online http://www.aesthetics-online.org

Art and Technology http://arttech.about.com/hobbies/arttech

ARTSEDGE: The National Arts and Educa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http://artsedge.kennedy-center.org

ArtsEdNet: The Getty’s Art Education Web Site http://www.getty.edu/artsednet

Asian Arts http://www.asianart.com/index.html

Ask Eric Lesson Plans http://ericir.syr.edu/Virtual/Lessons

Association of the Advancement of Arts Education http://www.aaae.org

Home School Arts http://www.homeschoolarts.com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http://arts.endow.gov

New Horizons for Learning http://www.newhorizons.org

President’s Committee on the Arts and the Humanities

http://www.pcah.gov

Study Web http://www.studyweb.com/teach/tocart.htm

Teachers. Net http://www.teachers.net

4 視覺藝術教育 中國傳統藝術 http://www.lskc.edu.hk/project/cut.html

中華藝術家 http://www.chinese-artists.net

中華寶網 http://www.chinabao.com/index

香港視覺藝術教育網 http://ctc.ied.edu.hk/iii

香港藝術家互聯中心 http://www.hkartist.com

Page 43: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39

香港藝術聯網 http://www.hkadc.org.hk/chi/web/chi-group.htm

Art History http://skyscraper.fortunecity.com/solarcity/7/intro.htm

Art History Resources on the Web http://witcombe.bcpw.sbc.edu/ARTHLinks.html

Coloring.com http://coloring.com

InSEA-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ducation through Art

http://www.qut.edu.au/insea99/inse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http://www.naea-reston.org

National Society for Education in Art Design http://www.nsead.org

On-Line Picasso Project http://www.tamu.edu/mocl/picasso/intro.html

Virtual Curriculum: Elementary Art Education http://www.dhc.net/~artgeek

World Wide Arts Resources http://wwar.com/default.html

5 藝術組織/團體 香港青年藝術節 http://www.hkyaf.com

香港美術教育協會 http://hksea.org.hk

香港國際藝評人協會 http://www.aicahk.org

香港藝術珍藏協會 http://hkartclub.crosswinds.net/index.html

香港藝術節 http://www.hk.artsfestival.org

香港藝網 http://www.hkartist.net/

亞洲藝術文獻庫 http://www.aaa.org.hk/index.html

錄影力量 http://www.videopower.org.hk

錄影太奇 http://www.videotage.org.hk

藝術空間 http://www.para-site.org.hk

攝影師公會 http://www.hkipp.org

1a 空間 Space http://www.oneaspace.org.hk/

Indian Arts and Crafts Association http://www.iaca.com

6 博物館/藝術中心/藝術圖書館/畫廊 上海博物館 http://www.shanghaimuseum.net

南京博物院 http://www.njmuseum.com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http://www.hku.hk/hkumag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http://www.cuhk.edu.hk/ics/amm

香港中央圖書館 http://www.hkpl.gov.hk/hkcl/eng/main.htm

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 http://www.chineseculture.org.hk

Page 44: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40

香港文化中心 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HKCC/index_e.htm

香港藝術中心 http://www.hkac.org.hk

香港藝術館 http://www.lcsd.gov.hk/CE/Museum/Arts/index.html

香港文化博物館 http://www.lcsd.gov.hk/CE/Museum/Science/educat/heritage.htm

Château de Versailles http://www.chateauversailles.fr

Joseph Wu’s Origami Page http://www.origami.vancouver.bc.ca

Museu De Arte De Macau http://www.artmuseum.gov.mo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http://www.nga.gov

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 http://national.gallery.ca

National Palace Museum http://www.npm.gov.tw/english/index-e.htm

NetSERF: Art http://www.netserf.org

The British Museum http://www.thebritishmuseum.ac.uk

The Cave of Chauvet http://www.culture.fr/culture/arcnat/chauvet/en

The Palace Museum http://www.dpm.org.cn

The Palmer Museum of Art http://www.psu.edu/dept/palmermuseum

WebMuseum http://sunsite.unc.edu/wm/paint

所列參考資料非遍舉無遺,以上只列出部份有關視覺藝術科學與教的資源。

Page 45: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41

參考文獻

Assessment and Qualifications Alliance. (2002).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 art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examination in 2004 onwards, ver.1.0.

(see http://www.aqa.org.uk)

Assessment and Qualifications Alliance. (2003).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 art

and design 2005: Full and short course, ver.1.1.

(see http://www.aqa.org.uk)

Barrett, T. (2003). Interpreting art: Reflecting, wondering, and responding. New York:

McGraw-Hill.

Black, G., & Wall, S. (Ed.). (1990). Art and design A-level and AS-level (Longman revised

guides). England: Longman Group UK Ltd.

Broudy, H.S. (2001). 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in the arts. In R.A. Smith (Ed.), Aesthetics and

criticism in art education. Reston, Virginia: NAEA.

Board of Studies. (1999). Victor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VCE) – art: Study design. Victoria:

Board of Studies.

(see http://www.vcaa.vic.edu.au/schooladmin/handbook/handbook.htm)

Board of Studies. (1999). Visual arts – stage 6 (syllabus). NSW: Board of Studies.

(see http://www.boardofstudies.nsw.edu.au)

Cole, P.G., & Chan, L.K.S. (1994). Teach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2nd ed.). Australia: Prentice

Hal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June 2001). Learning to learn: The way forward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HK: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Page 46: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42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2002). Arts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curriculum guide

(primary 1 – secondary 3). HK: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2002a).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 Building on

strengths (primary 1 – secondary 3). HK: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2003). Arts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Visual arts

curriculum guide (primary 1 – secondary 3). HK: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Eisner, E.W. (1972). Educating artistic vision. New York: Macmillan.

Eisner, E.W. (1998). Rethinking literacy. The kind of schools we need. Personal essays.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Eisner, E.W. (2002). The arts and the creation of min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Eisner, E.W., & Day, M. D. (2004)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and policy in art education. NJ: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Publishers.

Ellis, A. K. & Stuen, C.J. (1998). The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New York: Eye On

Education.

Fowler, C. (1996). Strong arts, strong school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12.

Freedman, K. (2003). Teaching visual culture: Curriculum aesthetics, and the social life of art.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ardner, H. (1989). Assessment in context. In Learners, learning & assessment. Lond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Goodlad, J.I. (1979). The conceptual system for curriculum revisited. In Curriculum inquiry: the

Page 47: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43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New York: McGraw-Hill.

Hassard, J. (2003). Backup of meaningful learning model. Retrieved 19 April 2005, from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Emeritus, Jack Hassard’s Web Site.

(see http://www.csudh.edu/dearharbermas/advorgbj02.htm)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 (2000). Diploma programme - visual arts guide: For

first examinations in 2002. Geneva: IBO.

Kindler, A. M. (Ed.) (1997). Child development in art. Reston, Virgini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Klenowski, V. (2002). Developing portfolios for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Processes and

principles. London: Routledge Falmer.

Lambert, R. (1999). Longman study guides GCSE Key Stage 4 Visual Arts. UK: Longman.

Langer, S.K. (1957). Philosophy in a new ke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eppert, R. (1996). Art and the committed eye: The cultural functions of imagery. Coloradeo:

Westview Press. Inc.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0). The Ontario curriculum grades 11 and 12- the arts. 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

(see http://www.edu.gov.on.ca)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2). Visual arts 11 and 12 – art foundations: studio arts (integrated

resource package 2002). BC: Ministry of Education.

(see http://www.bced.gov.bc.ca/irp/irp.htm)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1999). Purposes,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art

programs. Virgini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Page 48: NSS VA chi 050513 final - 新學制網上簡報 · 覺藝術科並參加該科公開評核的學生,提供一個新的課程架構。本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有 別於目前高中教育的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主要是同時強調美術評賞及美術創作兩方

第二次諮詢稿

44

Oliver, A.I. (1977). Curriculum improvement: A guide to problems, principles, and process (2n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Parsons, M. J., & Blocker, H.G. (1993). Aesthetics and education.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Potthoff, B. J. (Ed.)(1998). Creating meaning through art: Teacher as choice make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Queensland Board of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Studies. (2000). Visual art senior syllabus 2001.

Aus: Queensland Board of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Studies.

(see http://www.qbssss.edu.au)

Stone, D.L. (2001). Using the art museum. Worcester, Massachusetts: Davis Publications, Inc.

Victoria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2003). Curriculum and standards framework.

Aus: Victoria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see http://www.vcaa.vic.edu.au?csf/GeneralInfo/csfII/overview.htm)

Victoria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2003). Assessment guide VCE 2003. Aus:

Victoria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外芳 (2001):《藝術評賞語言新探(一)(理論篇)》,香港,香港教育學院學術出版委員會。

外芳、吳茂蔚(編著) (2003):《普普藝術在香港:另類隱喻》,香港,香港教育學院。

劉昌元 (1994):《西方美學導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