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Transcript
Page 1: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制度建设

● 20

09

CH

I NA

SC

I 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21

第二章

第一节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实施

二、转制院所创新能力建设

第二节 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与服务能力建设

一、高等学校

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三、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创新与服务能力建设

第三节 军民两用技术创新体系一、建设军民融合的产业化基地

二、完善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

第四节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一、生产力促进中心

二、技术市场

三、科技企业孵化器

四、大学科技园

五、国家技术转移机构

六、科技评估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二、《配套政策》实施细则落实情况

国家创新体系与

制度建设

Page 2: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

00

9

● 20

09

CH

INA

SC

I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22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

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009年,多部门协同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深入引导地方政府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出

台了有利于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的政策,推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实施

为了进一步创新科技计划管理,集成相关科技计划(专项)资源,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

企业集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

新体系建设,2009 年 6 月,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

银行共同颁布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产业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建设和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面向企

业开放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

际科技资源。

◎ 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型企业和服务平台三大载体建设

2009 年 12 月,科技部颁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

行)》,进一步完善了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政策体系。根据企业自愿申请的情

2009年,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全面启动并取得了进展;转制科研

机构科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开发能力不断增强;高等学校、中

国科学院、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

不断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进一步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军民两用技术

创新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科技中介机构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进步法》和《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得到进

一步落实,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第一节

Page 3: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制度建设

● 20

09

CH

I NA

SC

I 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23

况,已选择部分联盟开展试点工作。钢铁、煤化工、农业装备、半导体照明、TD等试点联盟已获

得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科技经费支持,在TD技术、钢铁可循环流程工艺技术、甲醇制丙烯技

术、煤炭开采液压支架技术等方面取得进展,推动了产业优化升级。创新型企业建设取得新进展。

确定了第二批创新型企业和第三批试点企业,参加试点的企业达到469家,其中有202家企业被评

价命名为“创新型企业”。各地方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确定的试点企业达到3 000余家。2008

年国家层面创新型试点企业共承担3 224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完成研发投入2 099亿元,申请发

明专利 32 093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得到加强。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战略性产业

以及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产业,从地方和部门已建平台中遴选出一批平台准备认定建

设。加强了各类创新基地建设。围绕重点产业振兴即将启动建设第二批56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建 36 个国家工程中心,参与新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76 个。

◎ 指导和推动地方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

2009年,科技部等部门通过召开地方省区座谈会,明确提出了地方落实技术创新工程方案的

6个任务,推动地方政府将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区

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抓手。截至2009年底,全国已有11个省市启动了本地技术创新工程,有8个省

市方案即将启动。各地积极完善政策措施,推动技术创新工程深入实施。内蒙古、黑龙江、安徽、

山东、湖北等地出台了支持联盟构建的意见或办法,围绕支柱产业推动成立了一大批区域性联盟;

北京市出台了支持中关村百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做强做大的若干措施; 安徽省全额返还所得税地方

留成部分支持创新型企业建设;安徽和浙江两省决定设立专项工作经费保障技术创新工程的组织

实施。科技部选择有工作基础的省市开展试点工作,推动试点省市在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

方面取得突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浙江、安徽、江苏三省的试点方案已经科学技术部批复。山

东省、青岛市政府已向科技部报送试点方案,北京、河北、上海等地也在抓紧制定试点方案。

◎ 营造有利于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的政策环境

2009年,科技部推动科技支撑计划等科技计划管理创新,与财政部共同研究设立科技计划成

果转化资金等问题,与教育部共同开展高等学校分类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和相关政策研究工作。2009

年 12月,国资委发布第 22号令出台《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其中新增的经济

增加值考核指标将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折算为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的一部分,引导企业加

强技术创新。全国总工会继续围绕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国家开发银行继续配

合科技部开展金融科技合作工作,加大开发性金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2009年当年发放

科技贷款 366.34 亿元。

Page 4: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

00

9

● 20

09

CH

INA

SC

I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24

二、转制院所创新能力建设

转制院所初步形成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发展的良性循环。进一步确立了技术研发的市场导向,

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普遍建立起创新型企业管理和运行机制。

转制院所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08年,260家中央级转制院所获得国家部委的纵向科技经

费 32.21亿元,横向科技性收入 153.1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8.4%和 17.34%。国家依托转制院

所建立了 40 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0 多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产业规模和效益大幅度提高。2008年,260家中央级转制院所实现产业销售收入850.44亿

元,较上年增长 22.9%,实现利润 82.29亿元,较上年增长 10.4%;上缴税金 73.11亿元,较上年

增长 30%。

转制院所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有力地推动了产业技术进步。近两年中央级转制院所向

行业企业推广先进成熟科研成果累计达3 400多项,其中新产品1 500多项。钢铁研究总院牵头的

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取得突破,依托曹妃甸工程建立了洁净钢生产平台,实现了转炉

功能的优化组合,每条生产线平均每年节约50万吨标煤;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向10多家企业推广

了集成电路用铜合金带材产业化关键技术,创造经济效益15亿元;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形成了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苯硫醚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株洲电力机车所在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

研发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

图 2-1 曹妃甸首钢京唐钢铁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Page 5: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制度建设

● 20

09

CH

I NA

SC

I 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25

第二节

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与

服务能力建设

2009年,高等学校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中国科学院超前部署重大科技

创新研究,转化科技成果,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经费投入和科技产出持

续增长。

一、高等学校

◎ 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研究成果产出丰硕

2009年,全国理工农医类高等学校共有教学与科研人员 79.6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 31.5

万人,折合全时当量为 25.3 万人年。2009 年共获得科技经费 727.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2%。共

承担各类科技课题 33.4 万项,当年投入课题经费 583.6 亿元。全年共出版科技专著 3 326 部,发

表论文 15.2万篇,鉴定科技成果 9 019项,签订技术转让合同 8 770项,当年实际收入 21.5亿元。

2009 年共获得科技成果奖 4 876 项,其中国家级奖 305 项。

2009年,高等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6项,占获奖总数的57.1%;获得技术发明奖通用项

目 31项, 占获奖总数的 79.5%;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 151项,占获奖总数的 68.0%。复

旦大学谷超豪教授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海洋大学管华诗教授等完成的海洋特征寡糖的

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军教授等完成的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

视新技术及装备,同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 领军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优秀科研群体不断涌现

2009年,高等学校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分别占增选人数的54.3%

和41.7%。高校新增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55人,讲座教授99人,127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

学基金资助,929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共立

项 80 个。高等学校获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资助 18 项,占总数的 64.3%,所占比例创历史最高。

◎ 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2009年,高等学校加大了科技资源整合力度,增强了竞争能力。共牵头组织实施了 45项 973

Page 6: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

00

9

● 20

09

CH

INA

SC

I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26

计划项目,占项目总数的 57.7%,牵头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22项,占项目总数

的 56.4%。高等学校还积极参与探月工程以及其他国防专项的研发任务。为落实中央扩大内需

10项措施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年,高等学校还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推广应用了一

批新技术和新产品、新工艺。

2009年,教育部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论证规划工作,有 150余所高等学校承担了国

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研究工作。据对民口 9 个专项的统计,高等学校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数约

占项目总数的34.1%,高等学校已成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的主力军。

◎ 推进创新基地建设

2009年,依托高等学校建设的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并开放运行;依托高等学校建

设的 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科技部批准;17家国家工程实验室和 9家省部共建工程实验

室获得国家发改委授牌。

2009年,教育部加大了基地建设中地方高等学校所占比例,共批准43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验收74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证了第4批共92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方案,其中

有 53 家依托地方高等学校建设。

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2009年,中国科学院继续开展战略研究,超前部署重大科技创新研究,制定知识创新工程实

施方案,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科技产出数量持续增长,转化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2009年,中国科学院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迫切需求,组

织实施了一批促发展、惠民生的科技示范工程,如煤的新一代高效洁净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保面

积、增单产”农业示范工程、西部生态建设综合示范工程与监测评估、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

促进计划等。加快推进一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成果应用,如建成新一代纳米打印制版技术

中试生产线,长链二元酸产业化项目一期投产试车,实现百万台级普及适用计算机应用与推广等,

组织实施了 1 200 余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项目。大力加强对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支

撑,制定了广东省等3个区域科技合作发展规划纲要,与厦门、南京等地方共建9个产业技术创新

与育成中心;组织600余个研发团队与企业结成对口战略联盟;近2 400台大型仪器设备为企业提

供免费测试分析服务。

Page 7: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制度建设

● 20

09

CH

I NA

SC

I 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27

◎ 持续开展战略研究,谋划未来发展

集中中国科学院 300多位高水平专家,历时近 2年,完成 18个重要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

研究工作,形成了18个领域至2050年中国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报告,提出了关系中国现代化

进程的一些新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及其实现途径,并为中国有效应对金融危机、部署

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决策支持。研究制定了《知识创新工程 2020:科技创新跨越方案》,明确

了中科院未来 10 年的发展目标、战略重点和重大改革举措。

◎ 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加强重大科技创新的部署

2009年,中国科学院承担了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相关任务,已成为大部分专项的主要承

担单位之一;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或第一依托部门,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17 项,973

计划项目 23 项,863 计划课题 157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近 2 600 项,还承担了一批国

家安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等科技任务。2009年,

中科院部署了太阳能重大战略行动计划、基础能源科学项目集群、空间科学预先研究、石油开采

中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应用示范等 4个重大项目和一批重要研究方向,前瞻部署了一批领

域前沿项目。

◎ 科技产出数量持续增长,优秀人才和科研团体不断涌现

2009年,中国科学院申请专利 6 222件(含国外专利申请 204件),专利申请总量比上年增长

10.7 9%。其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 5 481 件,比上年增长 13.57%。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占专利申

请总量的88.09%。专利授权3 167件(含国外专利授权34件),专利授权总量比上年增长18.84%。

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 2 579件,占专利授权总数的 81.43%。2008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人员

作为第一作者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 26 569 篇,比 2007 年增长 10.5%。

2009 年,中国科学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29 项。其中,自然科学奖 13

项,占获奖总数的 46%;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4 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 项。2009 年,通过科技

成果转移转化,使地方企业新增销售收入 1 404 亿元,同比增长 46%,利税 217 亿元,同比增长

60%;院所投资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约 1 612 亿元,利润总额约 48 亿元。

2009年,中国科学院共有 14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56人获

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个创新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通过“千人计划”引

进 25 人,3 个研究所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百人计划”引进 231 人。择优

支持优秀青年人才 398 人,资助 55 名外籍青年学者来中国科学院工作。

Page 8: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

00

9

● 20

09

CH

INA

SC

I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28

◎ 加强国内外合作

加快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建设,开工建设钱学森国家工程科学实验室。加快上海浦东科技园

建设,推进广东科技新高地建设,设立省院合作专项资金并组织实施188个项目,向广东派遣200

多名科技特派员。继续推进与江苏、天津、浙江、山东等重点区域的合作。积极策划组织重大国

际合作项目,启动了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的“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第三极环境国际计划”等

国际科学研究计划。积极建议并承担国家有关部门国际合作的重大项目和引智项目。全年举办350

个国际会议,出访约 9 000人次,来访约 1.7万人次。在国际组织和国际期刊中任职的科学家超过

900 人。

三、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创新与服务能力建设

2009年,对中央级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国家财政持续稳定地支持社会公益

类科研机构的发展,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

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中央级公益类科研机构人均事业费由过去的不足 2万元,提

高到 2008年的 8万元左右;2008年,101家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总收入为 108.7亿元,比上年增长

图 2-2 2009 年 1 月 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Page 9: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制度建设

● 20

09

CH

I NA

SC

I 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29

4.2%,其中,“基本科研业务费”、“修缮购置专项经费”、“研究生培养补助经费”、“增拨离退休人

员费”等 4 项财政拨款(简称“新增四项”)合计为 19.41 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 17.9%;中央级

公益类科研机构财政性收入,即科学事业费、“新增四项”、纵向科技性收入、科研条件建设费合

计为 84.04亿元,占总收入的 77.3%。2008年 101家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横向科技性收入为 14.38亿

元,比上年增长 0.3%,占总收入的比重为 13.23%。

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加大,人员结构不断优化。2008年,在 101家中央级公益类科研机构聘

用的固定岗位科技人员中,45岁以下的人员占7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占60%,人员聘用

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评价激励制度不断完善。

创新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2008年,101家中央级公益类科研机构完成科研项目6 083项,较

上年增长 33.8%,发表论文 1万多篇,申请专利 700多项,出版专著 473部,培养了近 2 000名研

究生。公益类科研机构通过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和人才培养,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

有效的服务。

第三节

军民两用技术创新体系

2009年,地方政府与国防科技工业部门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建设军民结合产业化基地,转

化军民两用技术;有关政府部门出台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及维修体系

建设。

一、建设军民融合的产业化基地

为了转化军民两用技术,推进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经济的融合,2009年,先后有北京市人民

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的企业集团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国防科技工业部门(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兵器工

业集团)签署协议,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或建立军民融合的产业化基地,加强国防研究机构和军工

企业与民用企业的互动。

Page 10: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

00

9

● 20

09

CH

INA

SC

I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30

2009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的《关于建立军民结合战略合作关系的

框架协议》指出,要共同支持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包括共建曹妃甸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对列入

部省合作战略发展规划的军民结合技改项目、科技开发项目给予支持。中国兵器工业装备制

造基地落户天津,推进军民结合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 陕西省与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签

约共同支持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发展。浙江省确定 16个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基地。在军工单位

相对集中的其他地区,如辽宁、山西、湖南、四川和贵州等省市,都已经建立了特色鲜明、快

速发展的军民结合产业基地。

四川省绵阳市聚集了大量军工院所和军工企业。2000年9月,绵阳科技城启动建设,成为国

内首个军转民试点地区。2009 年,绵阳科技城着力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体制和机制。一

是进一步完善院地、军地合作机制,启动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技术转移基地、军民两用技术开

发交易平台建设;举办绵阳市科技奖励大会暨军民融合对接会,启动了与科技部高技术中心、中

科院院所的战略合作,推动一系列项目与产业技术联盟对接;推动中物院与九州集团组建九九集

团,启动院、地、企在军民融合发展方面的新试点。二是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推进国防科研院所灾

后重建项目。军地共同启动了空气动力城、航空城等一批重大项目。三是加快推进军民结合产业

发展。已建成的军民结合项目进展顺利。2009 年科技城实现国防科研院所军民结合企业销售收

入 42 亿元,国防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 70 项,军民结合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投资 6.5 亿元。

绵阳科技城

专栏 2 - 1

二、完善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

2009年7月,总装备部颁发《关于加强竞争性装备采购工作的意见》,旨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军

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及维修保障体系,完善军队装备采购工作机制,充分调动

和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为武器装备的跨越发展、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009

年,解放军装备竞争性采购项目已占全部采购项目的 25%。民企参加竞争的范围,也逐渐由元器

件、零部件,向整机、主机扩展,由生产阶段向科研、维修保障阶段延伸。截至 2009年,中国已

有 400 多家高科技民企获得解放军装备承制单位资格或通过初审,加盟装备研发,成为推动解放

军武器装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Page 11: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制度建设

● 20

09

CH

I NA

SC

I 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31

第四节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2009年,科技中介机构数量不断增加,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在促进科技成果

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科技评估机构为科技管理提供评估服务的能力越来越强,社会影响

力显著提升。

一、生产力促进中心

截至2009年底,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已发展到1 808家,数量继续居世界同类机构第一位,从

业人员总数达 2.26万人。2009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实现服务收入 30.76 亿元,服务企业总数

达 24.45 万余家。为企业增加销售额 1 796.8 亿元、增加利税 208.22 亿元,为社会增加就业 165.8

万人,开展对外人员交流 35 307 人次,引进项目 2 334 项,引进资金 108.72 亿元。截至 2009 年

底,通过科技部绩效考核评价的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有 207 家。

二、技术市场

截至 2009年底,全国共成交技术合同 21.38万项,成交金额达到 3 039亿元,同比增长 14%;

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额 142 万元,同比增长 20%。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金额 1 264 亿元,同比增

长 17.6%,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 1 142亿元,同比增长 19.5%,技术转让合同成交额 538亿元,同

比增幅放缓,技术咨询合同成交金额 94亿元,同比略有下降。在技术市场总成交金额中,技术开

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合同成交金额分别占 41.59%、37.58%、17.72%和 3.09%。

2009 年,在中国技术市场成交金额中,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合同成交额居各领域之首,占

31.3%;先进制造业技术合同成交额居第二位,占 14.8%;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合同成交金

额居第三位,占 13.20%,成交金额为 401 亿元,较上年增长 25%;核应用技术、航空航天技

术、农业技术合同成交金额显著提高,分别为 72 亿元、95 亿元和 98 亿元。

2009 年,在中国技术市场总成交项目和金额中,具有各类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共有 117 408

项,成交金额 1 826 亿元,较上年增长 7%;各级政府科技计划项目 26 104 项,成交金额 575 亿

元,增长 17.7%,占全国成交总金额的 18.9%。企业输出技术 138 757项,成交额 2 630亿元,增

长 12.7%,占全国总成交额的 86.6%,吸纳技术交易额 2 349亿元,较上年增长 8.6%,占全国成

Page 12: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

00

9

● 20

09

CH

INA

SC

I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32

交总额的 77.3%。

三、科技企业孵化器

截至 2009年,全国共有纳入国家火炬计划统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771家,其中,国家级孵化

器279家。77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共有孵化场地面积2 895万平方米,累计毕业企业47 273家。2009

年,在孵企业数 50 423家,创业团队超过 101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超过 71%、留学回国人员

14 935 人,留学生企业 7 369 家;获得投融资企业 10 444 家,总额达到 104.7 亿元。在全国经济

比较发达和科技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基本都建立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了科技创业者和创业

企业的集聚效应。

2009年毕业企业4 806家,毕业时的平均年收入是注册资本金的 5.3倍,当年收入达千万元的企

业1 275家、被并购企业66家、上市企业16家。国家级孵化器的企业存活率超过80%,高于孵化器

外10倍以上。毕业后的上市企业超过80家,仅在2009年首批创业板上市的28家企业中,有13家是

孵化器的毕业企业。2009年,科技部依托孵

化器启动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减息基地试点工

作,得到全国200多家孵化器的积极响应,目

前已有2 300多家大学生企业落户孵化器,形

成了 14 850多人的大学生创业团队,不仅促

进了科教资源匮乏地区的孵化器与大学合作,

而且营造了大学生回原籍创业的环境氛围,

减轻了城市就业压力,缩短了区域发展差异,

创建了创业促就业的高端就业模式。

四、大学科技园

截至2009年底,全国国家大学科技园总

数为 76家。2009年,7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

资金总额为 83.46亿元,其中,自有资金占

49.83%,政府拨款占5.99%,年末贷款余额

占 25.99%;拥有园区场地面积 829.30万平

方米,年末固定资产净值 34.18亿元,孵化

图 2-3 图为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应用研发服

务平台

Page 13: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制度建设

● 20

09

CH

I NA

SC

I 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33

基金总额 3.23 亿元,管理机构从业人员 2 198 人,在孵企业从业人员 14.08 万人,本年在孵企业

6 583 家,其中 2009 年新孵企业 1 400 家,截至 2009 年,累计毕业企业 3 698 家,其中,上市企

业 15 家,2009 年毕业 649 家。

2009 年,76 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承担各级各类计划项目 2 196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852 项,在孵企业申请专利 5 568 项,其中发明专利占 43.97%;批准专利 2 816 项,其中发明

专利占 42.08%,购买国外技术专利 71 项。2009 年在孵企业转化科技成果 5 175 项,在孵企业

总收入为 499.98亿元。在 2008年和 2009年两个年度,共有 3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享受到了税收

优惠,共免税 5 723.5 万元。

五、国家技术转移机构

2009年 9月,根据《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

的规定,经地方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和专家评审,确定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58家机构

为第二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截至 2009 年,共确定了 134 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2009年,首批76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共促成技术转移项目13 381项,成交金额103亿元,

其中,促成国家公共财政投入项目的转移转化 1 389 项,成交金额 15.6 亿元,占总金额的 15%;

促成 1 000 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 159 项,成交金额 24.7 亿元,占总金额的 23.9%;组织技术交易

活动 2 451 项次,开展技术转移培训 13 237 项次;服务企业 32 351 家,解决企业需求 21 817 项。

2009年,76家示范机构通过自主研发、技术集成、专利服务等共形成专利或促进本单位取得专利

13 570 项、版权 10 006 项、商标权 227 项。

六、科技评估

2009年,国家科技评估部门面向科技重大决策开展了《科技规划纲要》执行情况评估、科技

重大专项任务部署和实施情况评估、《科技规划纲要》配套政策执行情况跟踪评价、国家自主创新

产品认定、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综合评估等科技评估工作。

围绕科技管理需求提供评估服务。主要包括: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评估,863计划、

973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经费的概算评估和预算评估,ITER项目经费概算评估与编制,中日

产业技术研发合作调查与评价,技术开发专项执行情况评估,科技培训工作跟踪评价,农村和基

层科技工作评估,为越南开展科技评估工作提供支撑。

为相关部门和国际组织提供评估服务。主要包括: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对华援

Page 14: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

00

9

● 20

09

CH

INA

SC

I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34

助发展效果进行评估,为财政部组织开展国际金融组织援华项目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提供专业化服

务,为开展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专业化服务,为加强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和

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工作提供评估服务,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提供资助与管理

绩效评估,为中国科协开展“中国特色科技评价体系建设”研究工作提供专业化服务。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2009年,科技部等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法》的贯彻落实,制定或修订了

一系列实施《科技进步法》的法规和配套政策。《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以下简称《配

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得到进一步落实。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2009年,科技部等中央政府部门重点推动了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和政策,

召开了全国科技法制与知识产权座谈会,交流了各地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法》、加强科技立法工

作的经验,分析了地方在立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讨了如何进一步加强《科技进步法》配套

法规的制定工作,引导地方进一步细化和落实《科技规划纲要》和《科技进步法》中提出的政策

措施。

在科技部的指导和推动下,各地方均已启动了《科技进步法》实施条例的制定或修订工作。

2009年,贵州省、湖北省、沈阳市修订通过了科技进步条例,重庆市发布了《重庆市科技创新促

进条例》。地方科技进步条例根据《科技进步法》规定的基本制度,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很多具

有可操作性的措施。

◎ 规定政府促进科技进步的职责

在重庆市、湖北省、贵州省、沈阳市等省市的条例中,都强调了政府在推进科技进步中的责

任。《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规定,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科技发

展情况,并要求将科技重点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工程等建设项目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和公共投资计划;《湖北省科技进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Page 15: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制度建设

● 20

09

CH

I NA

SC

I 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35

展规划、城市规划,应当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重

大科学技术项目等作为重要内容,并实施科技进步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贵州省科技进

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技进步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

考核办法,实行科技进步目标管理责任制;《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规定,应当将推进科

技进步工作列为考核下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 进一步明确财政投入责任

《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设立了“科技投入”专章,规定市财政科技项目支出(科技三项

费)应当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 2%以上,区、县不低于 1%,并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应从所管理的

行业、产业发展基金或者资金中安排必要的项目用于支持行业、产业的科技进步。《湖北省科技进

步条例》和《贵州省科技进步条例》均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当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纳入基

本建设投资计划,每年确定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实验室、中间试验基地、科研基地等

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维护。

◎ 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学研合作

《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规定,与产业发展相关的财政性科技计划项目,应当由企业组织

实施或者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实施;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从认定次年起,由

市、区县(自治县)财政连续 3年给予其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 50%的奖励,用于科学研究和

技术开发活动。列入国家级、市级新产品项目计划的新产品,由市、区县(自治县)财政分别给

予3年和2年的奖励,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奖励金额为该产品新增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

的60%。《湖北省科技进步条例》规定,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重大装备和产品的建设工程项目,应

当承诺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比例,不按要求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财政部门不予支付资金;高等

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活动,其职级、工

资福利和岗位保留不变,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优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对选派的科学技

术人员与企业联合提出的科研项目,政府科学技术计划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安排。

◎ 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规定,高等学校、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研机构可以将技术转

让所得的净收入或者科技成果转让形成股权的20%〜70%,用于奖励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

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承担政府科研项目所形成的职务科技成果,在

一年内未实施转化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可以创办企业自行转化或者以技术入股在本市进行产业化

Page 16: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

00

9

● 20

09

CH

INA

SC

I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36

转化,并最高可以享有该科技成果在企业中股权的70%。《湖北省科技进步条例》规定,对高等学

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科学技术人员进行考核评价和评聘专业技

术职务(职称)时,重点考评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

构科技人员参与创办科技型企业和成果转化的,可以保留原单位身份 3 年。

◎ 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湖北省科技进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支

持知识产权、企业股权、债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

风险投资机构、技术评估、经纪、咨询等机构的发展,健全科学技术服务体系,推动科学技术成

果产业化。

◎ 促进科技资源整合共享

《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规定,要建立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平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促进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市财政、科技等行政部门应当制定购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规划,开

展对以财政性资金为主购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联合评议工作。《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规

定,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军工企业及其他组织,以大型仪器设备等各种科学技术资源向社

会提供公益性服务,促进科学技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以财政性资金为主购置大型科学仪器、设

备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已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及实验设施的单位应当承担共享义务。

二、《配套政策》实施细则落实情况

◎ 科技投入政策

调整了财政科技投入结构,中央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与

优先主题,重点支持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对国家三大主体科技计划、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增加了对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基本支出的经费投

入,加大了对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稳定支持的力度,在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经费来源中,政府经

费占70%以上。建立了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投入的新机制,改善了竞争性科研经费比重

偏大、稳定投入不足的局面,完善了科技经费管理制度,加大了对科技经费的监管力度,强化了

预算管理。

地方政府也采取多种措施落实国家科技投入政策。一是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据不完全统计,

2008年全国有 22个省市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率在 10%以上,其中天津、山东、湖南、海南、四川、

Page 17: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制度建设

● 20

09

CH

I NA

SC

I 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37

贵州、西藏、新疆等省市自治区增长率超过 20%。二是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新增资金重点支

持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加大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

度。江苏、山东、辽宁、青海等省在资金安排上,还突出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等关系社会发展

的重大科技问题。中西部省市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充分集成资源,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

建设,着力支持本地区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三是创新财政科技经费支持方式。

根据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创新性质和创新阶段,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和风险补偿

等方式予以支持。四是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大多数地方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和

办法,加强对科技计划及专项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完善财政科技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面向

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

◎ 税收激励政策

科技部会同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共同确认的300多家原国务院部门属转制院所、

500多家国务院部门属科研机构,以及 400多家省级转制院所,在 2009年已经开始享受进口科研

用品免征关税政策。2008年经科技部、教育部联合认定的15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40多家大学科

技园,在 2009年开始享受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孵化收入营业税政策。截止 2008 年 11

月,经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免交税收3 000多万元,经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免交税收2 900多

万元。截至2008年底,共有15 547家企业按照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通过了审核认定,这些

企业将享受 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国家税务总局 2008年 12月发布了《关于高新技术企业 2008

年度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及时落实高新技术企

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2008年,在全国 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城市中,有超过一半的省市执行了加计

扣除政策,比 2007年增加了约 1倍。江苏、浙江、安徽、广东、湖南、四川、重庆、宁波、青岛

等省市已经出台了具体实施办法;上海、内蒙古、云南、陕西、甘肃、深圳等省市也出台有关实

施办法。2008年 12月,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明

确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的操作方法,进一步推动了各地落实加计扣除政策。“企业职工教

育经费计提”与“研发设备加速折旧”这两项政策在多数省市得到落实。

◎ 金融支持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08年11月发布了《关于支持引导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大服务力度缓

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通知》,要求信用担保机构注重支持市场开拓功能强、有自主品牌、有

Page 18: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

00

9

● 20

09

CH

INA

SC

I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38

专利技术的创新型企业以及产品质量好、节能环保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需求,优先为有产品、有

市场、有信用、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提供便捷快速的贷款担保服务。

地方科技部门在科学技术部与银监会、各银行总行的合作框架下,建立了与地方银行的科技

工作联系机制。有的地方积极探索新的合作形式,如两家科技支行已经在成都亮相;重庆商业银

行也准备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这种新的金融服务将突破传统银行运作模式,针对科技企业需

求的特殊性,实行更加灵活的信贷政策,如允许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抵押贷款,允许以企业债权、

股权融资等。

截至 2009年,在全国 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城市中,有 2/3以上的地方政府出

台了金融支持政策实施细则。经济发达地区加大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经济欠发达

地区也积极采取措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全国多数地区建立了政府部分出资的信用担保机构,部

分省市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对信用担保机构代偿损失给予补偿。全国多数省市设立了政府部

分出资的创业投资机构,或由政府出资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与发起设立新的风险投资机构,

开展面向科技型企业和科技项目的投资业务。

继续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科技保险试点工作。科技保险第一批提出了包括高新企业产品研

发责任险、关键研发设备险、营业中断险、出口信用险、高管及关键研发人员团体健康险和意外

险 6 个险种,并在 6 个地区开展首批试点,试点地区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措施。

发展资本市场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北京、辽宁、福建、大连、广州和西安高新区等省市和地

区,分别采取设立专项补贴资金、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服务等方式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上市。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有新的进展。实施细则中提出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已经在北京、安徽、

上海、天津、南京、成都等地进行了探索,旨在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因缺少有形实物资产从商业

银行贷款难的问题。地方科技等部门采取了贷款贴息、专项资金支持,并引入法律、担保和评估

等中介机构减低贷款风险。

◎ 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

组织开展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形成的产品、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中组织开展了自主创新产品认定试点工作。截至2009年,已经认定了

240 多项自主创新产品。

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出台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办法和采购目录。截至 2008年底,北京、江苏、广

东、河北、山西、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深圳、厦门、青岛等 12个省市出台了本省市自主创

Page 19: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制度建设

● 20

09

CH

I NA

SC

I 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39

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北京、江苏、厦门等地还发布了本地区的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目录。

一些省市的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工作已经启动。北京市首批101家企业的157种产品被正式

认定为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上海市在建设交通领域已经有实施政府采购的案例;2007年河北省

政府采购两家企业价值上千万元的自主创新产品。深圳市的华为、中兴通讯、金证科技、永泰软

件企业的产品也得到当地政府的优先采购支持。

◎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

加强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北京、黑龙江、云南、青岛等省市制定了有关引进

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实施办法,要求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引进重大技术装备时,项目业主要联

合制造企业制定消化吸收方案。加强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研发资金支持。一些省市安排了专项

资金或在有关计划中安排一定资金给予支持。如北京市设立了“企业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科技专

项,在企业中产生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辽宁省在省企业技术中心专项资金和重大装

备产品及高技术产品出口专项中,安排50%以上的资金支持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研制和引进

技术消化吸收项目。福建省经贸委每年安排 1 000 万元专项资金,推动技术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

再创新。大连市在自主创新专项资金中设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专项资金,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

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给予经费资助。安徽省也通过实施重点新产品计划、自主创新产品计划,加

强对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支持。

推进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果产业化。辽宁省在财政技改资金中,安排了重大引进

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的规模化、产业化建设资金,支持一批重大装备产品引进消化吸收产业

化。江西省通过组织实施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推进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果产业化。北

京、山西、湖南、山东、青岛、大连等省市制定了政策,对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的装备和产品,纳

入政府优先采购范围。

◎ 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政策

各类创新基地建设得到加强。2009年,依托高等院校、转制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建设的国家

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创业中心、企业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

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基地数量进一步增加。2008年底,国家发改委安排16亿元

资金支持自主创新活动,重点支持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第三阶段科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

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和改造、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等。财政

部通过设立基本科研业务费和行业科技专项经费,加强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稳定支持,大幅度增

Page 20: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 - most.gov.cnmost.gov.cn/kjfz/kjxz/2009/201103/P020110307532419689843.pdf · 第五节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地方制定实施《科技进步法》的配套法规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

00

9

● 20

09

CH

INA

SC

IEN

CE

AN

D T

EC

HN

OL

OG

Y D

EV

EL

OP

ME

NT

RE

PO

RT

40

加科研条件建设经费。从 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还设立专项资金,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

运行、自主创新研究和科研仪器设备给予支持。

推进“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效果初显。科技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一批平台建设项

目,包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

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科技环境平台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整合、集成、优化

效果初显,共享服务能力有所提高,向社会开放服务取得一定成效。

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进一步加强。各类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通过多种方式向企业及社

会发布开放工作信息。国家有关部门还对科研基地的开放交流、资源共享提出年度考核评估

要求。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