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0531)85193021 Email:[email protected] 10 28 齐鲁 …paper.dz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1
201510 28 :(0531)85193021 Email:[email protected] 11 本报1751 椿寿早在1742 椿殿到地寿是寿寿。“椿 授时》《》《》《》《》《》《开垦绝旧。” 寿会会椿。“使寿仍然椿—— —‘’。 。” 寿西西广椿寿西西。” 当地椿便寿”。 椿300 寿”。 纷纷由于便”“津津寿为舞 8 5 文武使蔚为。” 好后便 寿京剧广月月使九九石树殿……意意有欲欲有贪贪一一二二三三 万万20 1954 。” 一邑椿便使便立了—— 椿院在墓南椿。” 椿鹿椿方法。” 椿使椿时熟便退端而量力椿院在讲解立了寿的第立了的典椿默默寿”。“椿。” 字字寿椿。“早在260 椿时时道德意义。” 椿广”“”“”“”“”“”“孤寡”“”“”“”“信邪 ”“孤寡”“流连”“讼随”“虚心访”“”“贿”“”。 椿”“”“”“”“以阴”“”“椿宗族”“非乏”“”“”“”“弃妻”“”“”“颠倒 ”“量力”“使”“”“”“”“”“椿”“”“易一”“”“使”“”“”“夜饮”“量力孤寡”“”“”“宿”“退椿 ”“便”“”“”“ ”“”“”“用余 ”“ ”“ ”“欢会”“广”“”“”“”“”“种植”“”“”“”“”“”。 字字一一椿寿为潍知之西堪夸。” 怀 随水。” 1761 椿州知人去寿椿寿西立了’。之中。”260 寿椿道德”“”“”“等等椿 椿椿授时芃芃 访国国国古 祖宗2004 7 15 确认 国古鞠就”。 10 23 淄足馆馆 Kevin Moore 淄足事实。” 是世地地。“的地的地859 之中 …… ……敦而。” 之中…………” 闲暇泱泱遥遥广。” 方法西”。 西并不仿· 西意一 是世石守· 殿殿沿尿囊使线线接近—— —— 1857 德地文武是世”。 山上盛时使国公使殿使使使在元大大意义调的拒绝恰恰有勇温文鞠就仅仅千千万万人群动而各个广地的西使广由于广13 使鞠九。” 从此”。 岛的鞠就”。《· · 。《· 。” 人人到的的第—— 西线线西 ), 战争西西战争· 西· 西……。” 广西便因以 ”。 西西西西的地广线西地的危文要议鞠经 9 12 国故 民免渊源》《访20 短短10 23 淄足地地早在—— —— 仿

Transcript of 2015 :(0531)85193021 Email:[email protected] 10 28 齐鲁 …paper.dz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Page 1: 2015 :(0531)85193021 Email:wsfxqlrw@163.com 10 28 齐鲁 …paper.dz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责任编辑 傅欣迎 电话:(0531)85193021 Email:wsfxqlrw@163.com 齐鲁人文 11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责任编辑 傅欣迎

电话:(0531)85193021 Email:wsfxqlrw@163 .com 齐鲁人文 11

□ 本报记者 卢 昱

1751年隆冬,北风呼啸,万物萧条。河南辉县人王椿来到山东寿光,担任县令。

早在1742年,王椿就考取了殿试二甲第四十九名进士,只是他未能到地方任职,而是在内阁中担任“中书舍人”职位。在京城官场摸爬滚打数年后,他被委派到寿光。等待他的是一张未知的答卷,出题者是寿光的父老乡亲。

保地方之元气初到寿光,他面临的是农民温饱问题。“王椿

到任后,提倡保地方之元气,躬身教化。他亲自绘制授时图,辑有文献《论耕》《土论》《审时》《辨土》等农耕经典,以及《树桑要言》《树桑书钞》《耕田节录》《开垦谕》等,向农民具体地传授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他躬行实践,从实际出发,改革旧的征粮办法,变繁乱为精简,杜绝旧弊,一时称善。”寿光市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赵守祥介绍道。

王椿在县衙中坐不住,时常到县里各地考察民情。“即使在今天寿光百姓口中,仍然有关于王椿身材的表述。他身材比较矮小,人又比较随和,所以老百姓给他一个外号———‘小老孩’。你问上了岁数的老人‘小老孩’是谁,他们都能告诉你答案。”赵守祥说。

在寿光城西北十五里外的罗桥庄,有一座东罗桥。大桥西侧偏北,昔有古寺,年久失修,寺名失传。古寺之前,有巨柳一株,合抱十围,枝叶畅茂,干体端直,柳荫广阔,是村人休憩之所。

王椿到此赏游,曾赋有《龙滨罗桥寿柳记》,文曰:“罗桥为东西跃龙汇流之所,河西有老柳焉,合抱十围,枝叶畅茂,体干端直,螺纹而不肿,扶疏而不凋,下俯清流,左傍彩虹。苍古之态与松柏相若。又桥畔多莲稻,香风袭裾,点缀尤为胜概。余每过其地,必停舆憩息其下,婆娑爱玩。询诸父老手植何人,历传何代,则茫然不知也。”

当地百姓仅知道柳下有古刹,但不知其名。王椿路过数次后,便给古寺定名“寿柳寺”。可惜的是,寺庙已荡然无存,古柳也被砍伐多年。

富有文化底蕴的王椿,热心文化,关心百姓的文化生活。为了安抚民众,以科教统治一方,他节衣缩食捐出官银300两,筹建“寿光大戏楼”。邑人闻知深受感动,各村乡绅纷纷响应捐助,形成了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之势头。由于捐助有余,便根据百姓意愿,在同一地场建成两座戏楼,百姓泛称“对楼”“鸳鸯楼”,一时为各地所不及,为邑人所津津乐道。

“这两座戏楼是关帝庙戏楼和城隍庙戏楼,分别位于今寿光市面粉厂处,两楼南北相对,始

建于乾隆十一年,台向分别相对关帝庙和城隍庙。为龙脊灰瓦古建筑,后台化妆室,犹似小楼房,蓝砖白灰勾缝,内壁绘有美人壁画。前为舞台,前台阔8米,深5米,文武场皆宜,可容百余人。夜晚演出则点燃纸明神三盏,使台上亮如白昼,蔚为壮观。”赵守祥介绍道。

在戏楼建好后,每年逢农历三月十八日关帝生日庙会期间,商贾云集,摩肩接踵,两个大戏楼同时开演,唱对台戏。外来剧团格外卖力,哪家演得好、唱得精,台前人头攒动;稍不注意,观众便会冷场。所以到寿光演出的外来子弟班多为名角,如河北梆子剧团、天津的京剧、广饶的吕剧、淄博的五音戏,名角有红樱桃、七龄童、小风仙、月月红等,使大戏楼成为当时百姓娱乐休闲的主要场所。

“大戏楼尖顶飞檐,名家镂雕,四周有九九八十一个三国人物,外加山石树木,殿宇亭榭,瑶花异草,风雨雷电,飞瀑流泉,峰峦城楼,文臣武将,战马旌旗……两边立柱雕有长联:人有意意有念念有欲欲有贪贪得无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万象皆空,是县城的主要景观。只可惜城隍庙戏楼毁于民国20年,关帝庙戏楼被毁于1954年。”赵守祥惋惜道。

仓颉墓旁创同文作为古代的高级知识分子,当其宰于一邑之

时,王椿便把重教兴文、育民启智,传承文化作为他最重要的使命。他到任后的次年,便创立了当时邑内最高教育机构——— 同文书院,亲撰《创立

同文书院记》,又附加小学。王椿亦躬身“业于两学”,亲自为学子传道启智。

“同文书院在仓颉墓南。王椿说书院周围,一水泓然,曲绕其背,前列小屋数楹,树木阴翳,颇觉与人境远。他曾经多次路过那儿,喜欢那里的闲静,但认为不能缺少读书声。”赵守祥介绍道。

在王椿亲拟之《大学规条》中,他以朱熹所办白鹿洞书院规条为参,以程子所论选士之纲为要,给学生列出五条规范:隆庸德、敦士品、重师友、务实学、正文体。他还对每条规范给出解释。

“王椿非常讲究教学的方法和艺术。”赵守祥介绍道。王椿列的《小学规条》有五:明伦纪、习礼仪、正句读、讲书法、课实效。

即使在今天看来,王椿的想法也不过时。他认为“读书惟童时熟得,便可终身不忘”,所以在孩子幼时,就得教育他们要真切用功,不可作辍,不可贪多,不可窜等,不可鹜名。他解释道,作辍者,或一曝而十寒,或进锐而退速,其病必至于废弛;贪多者,或见异而思迁,或更端而并进,其病必至于驳杂;窜等者,不按节以求,不量力而尽,其病必至于浮夸;鹜名者,以称誉为心,以文饰为术,其病必至于虚伪之数者。

王椿还分十二个月为学子拟出《读书程》,让书院在每个月都飘着不同的读书声。他还撰写

《蒙养琐言》,分幼戒、习揖、习立、习坐、习饮食、识字、敬书、念书、默书、背书、讲书共十一节,对老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礼仪进行指导。如在《敬书》言中,学生对圣贤书墨污指损、縻烂不堪者皆师之过,揖书应以右手大指侧衬书左边尖角抬起,勿以唾粘等;在《念书》言中,他要求学生念书

不可兴至如骂詈蛙鸣,兴衰如蛩吟蝉鸣。声调好丑,属之天成,在教不在读也;在《讲书》言中,他要求老师每日所读,逐句讲解。宽假其词色,紧严其课程,时用好言劝谕。即至愚者,日聆嘉言,必能警悟,自心向上,甘心愿学矣。

除建立了寿光历史上的第一所书院,为后代树立了好学苦读的典型,王椿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还默默地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在寿光老县城东关,有一块地名,曰“学田地”。“这块地原来是王椿捐献的,归教育系统,把地里的收入做教育经费。”赵守祥介绍道。

“三十六善”字字珠玑除了发展寿光的农耕经济,教化百姓,兴办

教育,王椿还做了一件很超前的事情。“早在260多年前,王椿即以当时时代文化引领者的身份,为天下五业之人分别订立和倡行三十六善,即今天所讲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这在当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赵守祥说道。

王椿为“居官之人”制定的“三十六善”,操作性强,涉及范围广,主要有:“实心为地方养元气”

“事上谨饬不竭民力为逢迎”“升堂勿饮酒”“严查衙役不庇护听信”“不要兴工役劳民伤财”“念丝粒皆百姓脂膏不忍奢侈暴殄”“有暇即赠书”“存恤孤寡无告”“关防家人不得通关作弊”“人有过惩治后即当释然”“勿遗后患于地方”“勿听信邪术损民间资斧”“为孤寡伸理冤枉”“培植学校”

“宴会不流连沉湎不亵狎优俳”“词讼随到即审勿令穷民担延多费”“事有利于百姓者竭力为之”

“虚心访利弊”“用刑详慎不致皂隶受赂有所重轻”“不受富豪贿嘱刻薄贪民”“不交无益之人坏乃公事”“闻人称颂惭愧无矜喜色”。

而在王椿心目中,五业之首应该是“士”,他为其制定的主要规定有“不私立门户党同伐异”

“满面书卷气蔼然可亲”“外圆而内方”“知恩报德不负知己”“每晚回思一日所为慊心方寐”“不恃才傲物不以阴险术贻子孙”“检惜字纸”“以天下为己任”“寒夜书声出金石”等。

在王椿的判断中,五业之二应该是“绅宦”,他为这个阶层制定了“重宗族乡党故旧”“非乏嗣不滥置婢女”“心中存天理王法”“果可自给周济穷人”“不以势夺人田产子女”“不宠妾弃妻”“知稼穑艰难”“收藏祖父遗书”“勿贪不义之财颠倒是非”“施药设粥量力济人”“薪米出入不使奴仆侵渔”“国课早完”“不乱收仆从狐假虎威”“积书”

“接引寒士”“修补桥梁道路”“入里门下车拱揖”等规范。

对于五业之三的“商贾”,王椿主要希望他们:“出入公平不损人利己”“等称平色勿昧本心”

“率妻子以勤俭朴实”“交易一味和气不成则已”“不卖违禁品”“见长官谨饬不放肆”“使唤老实苍头”“敬读书人”“不漏税”“远行不夜饮”“量力施舍孤寡”“和睦街邻”“不入赌博场”“不宿娼饮酒”

“供子弟读书”“人遗金钱或算讹价值即示退还”“不罗织衙门事”等规范。

“农家”居五业之四,比“居官”还要靠前一位,在王椿的心目中有更多更具体的期待:“畏王法”“乞儿上门方便饮食不悭吝呵斥”“四时新物非荐祖先父母卑幼不敢先尝”“不遗地利”“不听信妇人小儿伤骨肉之情”“约束子弟不游手好闲”“不讼不斗不盗不赌”“夫妇劝勉勤苦”“敬老慈幼”“俭用余盖藏以备荒年”“国税早完”“牛羊鸡豖蕃息”“岁时伏腊邻里酒腐欢会”“广种蔬菜瓜果”“邻里有无疾病周恤扶持”“积粪”“闲理农器”“婚葬称家有无”“无事教子识字”“种植收割以时”“经界分明”“稽核门户场垣防水火盗贼”“不结衙役土豪”“妇女篝灯纺织”“多植树木”。

字字珠玑,一一读来,感受到县令王椿的良苦用心。他任寿光令十载,不仅重文兴教,且极重民生,善理民情,行有许多善政。同一时期,郑板桥为潍县令,为解决两县历史上留下的边界之争,他和郑板桥“亲履勘察,各立界碑,以杜争端”,化解了界争,和睦了界民。

他与郑板桥结下了相知之谊,又诗《稻田夜巡得潍县郑板桥书》记之:“稻田不种稻,烟树杂尘嚣。一水东西拆,双村左右贫。霄驰乘月朗,户喻望风淳。挝鼓黄绸被,堪夸在比邻。”

待郑板桥辞官回乡,他特以诗《辛章夏巡怀郑板桥》记之:“邻疆多黠讼,几载案劳形。敢谓片言折,不辞三伏行。坊庸随水势,疏筑顺民情。系马垂杨下,遥听别树莺。”

1761年,政声显著的王椿,被擢为山东乡试同考官,后又任霍州知府,晋授奉直大夫。“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寿光百姓感于王椿的亲民与建树,在他履新离寿之际在西关棉花巷城隍庙前为他立了一块儿‘去思碑’。碑虽然湮没在黄土之中,但这位县令一直没有被忘记。”赵守祥说道。

■ 政德镜鉴⑧

260多年前,寿光县令王椿就做了一件很超前的事情,即为天下五业之人分别订立“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譬如,

居官之人“事上谨饬不竭民力为逢迎”“升堂勿饮酒”“不要兴工役劳民伤财”“事有利于百姓者竭力为之”等等。

王椿:保地方元气 倡行三十六善

今仓颉纪念堂为王椿所建同文书院旧址王椿所作《授时图》

□ 马国庆 马景阳 程芃芃

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参观曼彻斯特城市足球学院时,向英国国家足球博物馆回赠了中国古代蹴鞠。蹴鞠,这个生僻的词语,再一次引起人们热议。淄博市临淄,作为足球起源地,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蹴鞠,就是现代第一运动足球运动的祖宗,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临淄。

2004年7月15日,国际足联确认“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今年10月23日晚,淄博临淄足球博物馆和英格兰国家足球博物馆签署了伙伴协议。英格兰国家足球博物馆馆长KevinMoore博士发表致辞:“我们与临淄足球博物馆的合作将更进一步,对此我感到高兴。中国是足球的起源地,这是我们公认的事实。我们期待着共享彼此的知识经验以造福于两所博物馆和各自的观众。”

两个博物馆的跨洋联姻,表明一向质疑“临淄是世界足球起源地”的英国,终于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认可了中国(临淄)在世界足球发展史上不可撼动的发祥地地位。“临淄的蹴鞠,世界的足球”实至名归。

起 源临淄在中国早期城市发展史上有着特别重

要的地位,它在一千余年的历史演变中,始终保持着“中华第一大城”的地位。

齐都临淄的前名为营丘,公元前859年(因东临淄河)而更名为临淄。苏秦曾这样描述齐临淄城的盛况:“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临淄之途,人肩摩,连任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司马迁的《史记》也记载:“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趾高而扬……”

既有钱,人还多,从事工商业者多,闲暇时间充足,蹴鞠诞生在临淄就成为必然,作为二千多年前的东方泱泱大国的首都,临淄是生活丰富多彩的文化之都,各种文化风俗遥遥领先于同时代其他地区。苏秦曾说过,“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指出了齐国当时文化风俗的流行之广泛普及。

刘向在《别录》中说:“踏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踏鞠是军事训练项目,靠它来检验士兵的训练水平,并且是通过嬉戏游乐的方法来训练,这样做达到了因材

施教和顺其俗习的效果,可谓事半功倍。尚武、好勇、好田猎、擅技击也恰是竞技和游

乐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和精神内涵。诸多主客观因素齐备,临淄成为足球之源蹴鞠的发祥地。

盛 衰蹴鞠在战国时代还是临淄城中民间的娱乐

活动,到汉代已进入宫廷,且在皇宫及其周围还有了专门的蹴鞠城。桓宽的《盐铁论》记载,西汉社会承平日久,“贵人之家,蹋鞠斗鸡”为乐,一般百姓也是在“康庄驰逐,穷巷蹋鞠”。

汉代葛洪写的《西京杂记》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刘邦做了皇帝之后,就把父亲刘太公接到长安城的未央宫养老,但刘太公却并不高兴。原来刘太公自幼酷爱蹴鞠。于是,刘邦就在长安城东百里之处,仿照原来沛县丰邑的规模,造起了一座新城,把这位刘老爷子和原来丰邑的居民全部迁住到那里,又开始“斗鸡、蹴鞠为欢”,刘老爷子这才心满意足。

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留下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因沉溺于蹴鞠而丧命的球迷:西汉时临淄有名医淳于意,在“诊籍”中记录一个叫项处的人,患了重病找淳于意诊治,淳于意一再嘱咐他不要从事重体力活动,否则定会吐血而死。项处忍不住,依旧外出蹴鞠,结果出现了冒冷汗、吐血等症状。再让淳于意给他诊治的时候,淳于意料定:项处不可能活过第二天傍晚。果然,到第二天傍晚,项处就死了。

汉代蹴鞠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出现了蹴鞠的研究专著。汉代人曾写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专业书籍,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足球的专业文献,在汉代蹴鞠有了明确的规则,东汉李尤的《鞠城铭》最早地体现了当时的蹴鞠规则,是蹴鞠走向专业化的标志。

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匡义都酷爱蹴鞠,宋代的画家苏汉臣是宋徽宗时画院的待诏,他绘制了一幅《宋太祖蹴鞠图》就描绘了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和近臣赵普、党进、石守信、楚昭辅等蹴鞠的情景,形象地说明了宋代开国君臣在军务繁忙的时候,还忙里偷闲的娱乐活动就是蹴鞠。

《宋史·太宗本纪》中还记载:太平兴国五年,三月戊子,会亲王、宰相、淮海国王及从臣,蹴鞠大明殿。庄严肃穆的议事大殿成了君臣踢球玩乐的球场。

早期的鞠是用熟牛皮做球,中间填充毛发,做成实心的球,这种鞠一直沿用到中唐。后来,唐

代的人改进了做球的工艺,改填充毛发为放一个动物的尿囊,制成了充气的鞠,并增加了鞠的片数,使之更近圆形。宋代将鞠的片数增加到了十二片,将外缝线改为了内缝线,已经非常接近现今的足球。

蹴鞠在宋代走向繁荣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出现了行会性质的全国专门的蹴鞠组织———齐云社,标志着蹴鞠运动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这比号称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乐部——— 1857年在英国谢菲尔德地区成立的谢菲尔德联队,要早好几百年。

齐云社由经常参与蹴鞠运动的人组成,他们或聚在一起消遣娱乐,切磋技艺,或以表演卖艺为生,无明显文武之分,类似于今天的中国足协,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乐部”。

齐云社一项重要的职能是组织全国性的比赛,每年举行一次,一个重要的目的是确定蹴鞠艺人的技术等级。山岳正赛就是齐云社组织的全国性蹴鞠比赛,因在山上举行,所以叫山岳正赛。

因球技高超而飞黄腾达的高俅,最鼎盛时的官爵还有检校太保、奉国军节度使、简国公等职位。高俅的父亲、兄弟、儿子也跟着他一道升官。高俅的老爹高敦复当上了节度使;高俅的兄弟或进士及第,或官至延康殿学士;高俅的儿子高尧卿是岳阳军承宣使,高尧辅为安国军承宣使,高尧康为桂州观察使。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元朝明令禁止,蹴鞠在元、明、清时期停止了发展,因侧重纯娱乐化而丧失了原来的竞技性,社会性也大大减小,逐步走向衰弱。

蹴鞠没有在中国发展为现代意义上的足球,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

从蹴鞠发展演变过程来看,蹴鞠被打上了深深的儒家思想烙印。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仁”和

“礼”,讲究善良、谦恭、温顺和次序,讲究中庸和不偏不倚,拒绝激烈、血腥和冒险、竞争及竞争中的自我张扬,而这些恰恰是现代足球的重要内

涵。儒家认为“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所以中国古代蹴鞠的形制越来越淡化对抗,从汉代激烈的直接冲撞式对抗,发展到唐宋时期中间隔着球门的间接对抗,再到以踢高踢出花样为能事的白打,都在淡化对抗和竞争,强调技巧,无形中留下了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痕迹。

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蹴鞠不强调激烈的竞争,逐渐发展为一项温文尔雅的活动,讲究礼仪和修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蹴鞠是为了健身、进身和娱乐,而当健身功能被更好的手段代替,进身不再成为可能时,蹴鞠就仅仅成为了妇女和儿童中的娱乐活动了。

传 播蹴鞠是一种令人着迷的运动,它以其极强的

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迷倒了千千万万的人。因此在其产生后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不断随着人群的流动而向各个方向传播。首先是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大地上,由诞生地的齐都临淄向其他诸侯国和少数民族地区传播,例如南方的江浙、吴越地区,西方的吐蕃、回纥、突厥地区,使这种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遍布华夏大地。同时,由于中国唐宋时期的文化繁荣和对外交流,也在海外有了广泛的传播。

蹴鞠从汉唐时期开始向日本和高丽(现在的朝鲜半岛)传播。

日本与中国在唐宋时期的交往频繁而密切。特别是唐代,日本先后派了13批遣唐使来大唐学习,中国的鉴真和尚曾带很多人到日本进行文化交流。频繁的文化交流为蹴鞠的传播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蹴鞠运动本身的娱乐性、健身性、竞技性等特色赢得了日本朝廷和民间的喜爱。

日本古籍《游庭秘抄》说:蹴鞠者,起自沧海万里之异域,遍于赤县九陌之皇城。另一本日本古籍《蹴鞠九十九个条》说:“鞠,始于大唐。”

日本的蹴鞠到江户时代(十七世纪)已经成

为贵族消遣娱乐的代表项目,从此久盛不衰。那时,新年正月要举行蹴鞠会,还出现了蹴鞠名家,如当时最出名的蹴鞠家族是藤原家,他们家族中的藤原成通被称为“鞠圣”。

朝鲜半岛与山东半岛隔黄海相望,而蹴鞠起源于山东半岛的齐国。隋唐时蹴鞠就传入朝鲜半岛,又经朝鲜半岛传到日本,以致现在韩文汉字中,足球还写作“蹴球”。《旧唐书·高丽传》和《新唐书·东夷传》中都有高丽妇女蹴鞠的记载。《旧唐书·高丽传》记载:“高丽,妇人首加巾帼,好围棋之戏,人能蹴鞠,食用笾豆。”就是说,在古代高丽,基本上人人都会踢球,这种普及程度,恐怕在我国唐代也是达不到的。

蹴鞠最大的影响是通过对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有魅力的第一运动——— 足球运动。

据考证,蹴鞠国际传播的西线路线主要通过陆上的丝绸之路先传播到安西(今新疆和田),后因战争带进中亚和中欧各国。在蹴鞠文化西向传播的过程中,汉代的文成公主、定远侯班超和丝绸之路上的中外商人作出了巨大贡献。蹴鞠西向传播的途径主要的不是战争方式,而是和平方式。在《马可·波罗游记》里有记载:“中人蹴鞠于西地,蹴之以为乐”,《隋书·突厥传》记载:“突厥,本西杂胡也,……男子好蒲,女子踏鞠,饮马酪取醉,歌舞相对。”晋朝人徐广的《弹棋经序》中说

“昔汉武帝平西域,得胡人擅蹴鞠者,盖炫其便捷跳跃。帝好而为之,群臣不能谏。侍臣东方朔因以此艺(指弹棋)进之,帝舍蹴鞠而尚弹棋矣焉”。后来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突厥向西发展到了地中海边,突厥所接受的汉文化,包括女子踏鞠的习俗,向西传播的地域更加广泛了。

蹴鞠向南线的传播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原与东南亚各国历史上就早有交往,而且多发贸易活动。郑和曾带领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不但带去了中国的陶瓷、丝绸,而且也带去了当时在军中流行的蹴鞠文化。在此过程中,古老的蹴鞠也就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为一种娱乐竞技活动,为蹴鞠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传 承近年来,在齐文化开发的热潮中,足球起源

地的临淄人民,把蹴鞠这一濒危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列入重要议程,蹴鞠文化、蹴鞠经济正在引起关注和重视。

今年9月12日,第十二届齐文化节在齐国故都、世界足球起源地临淄隆重开幕,新的足球博物馆试运营并惠民免费开放。这也是海内外第一家全面展示足球起源与发展历史的足球专题博物馆。临淄区对蹴鞠的渊源、发展史、分布情况等进行了普查,编辑出版《足球起源地探索》《齐都蹴鞠》等书籍、画册和光盘等宣传教育制品,并组建临淄蹴鞠队,代表足球起源地出访多个国家。

借助蹴鞠在国内外日益飙升的品牌知名度,临淄把政府投资和民间资本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打造包括足球博物馆、临淄古玩城在内的20个博物馆,短短三年间,中国最大的博物馆群在临淄拔地而起。

10月23日,淄博临淄足球博物馆和英格兰国家足球博物馆签署了伙伴协议,英国终于认可了中国(临淄)在世界足球发展史上上的发祥地地位。

其实早在宋代,中国就出现了全国专门的蹴鞠组织——— 齐云社,这比号称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乐部——— 谢菲尔德联联队,要早好几百年。

蹴鞠的前世今生

临淄齐王墓出土的骰子旁证了《史记》中对蹴鞠描写的真实性仿古蹴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