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23

Transcript of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Page 1: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牙璋 與 石拍 *

-從 大灣文化 的遺物看上古時期香港與亞洲的關係

陳 嘉 禮 (香港浸會大學)

Ⅰ. 序 言

Ⅱ. 大灣文化的內涵

Ⅲ. 牙璋

Ⅳ. 石拍

Ⅴ. 結語

Ⅰ. 序 言

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香港史 (A History of Hong Kong)一書,宣稱香港真正的歷史開始於1841年英人來港之後;1) 香港政府出版的香港文物志也指出香港地區的先民 可能來源於大洋洲馬來裔 ,2) 這些說法都經不起科學的驗證. 事實上, 根據考古發掘發現, 香港地區早在新石器時代

已有先民居住及活動. 在香港南丫島的大灣遺址, 因其出土遺物在環珠江口

一帶是首次發現, 按考古學慣例, 命名為 大灣文化 . 考古學文化的相互影

響和滲透方式, 是非常複雜, 以 大灣文化 而論, 至少與長江流域中下游及

* 本文曾以 亞洲地中海 ? -從 大灣文化 的遺物看上古時期香港與亞洲的關係 為

題, 提交<亞洲變革、發展及文化: 從多角度出發>(香港亞洲研究學會第八屆周年

學術會議, 2013年3月8-9日). 會議上蒙賴慶三教授、耿振華教授提出寶貴意見, 謹

申謝忱.

1) G. B. Endacott(1901-1971), A Histor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38), p.4.

2) 白德(S. Bard): 香港文物志 (香港: 香港市政局, 1991), p.14.

Page 2: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中國史硏究 第90輯 (2014. 6)2東南亞列島等地存在過相當密切的關係.3) 雖然, 南丫島的發掘工作距今超

過20年, 但學術界似乎忽略 大灣文化 與亞洲的關係, 本文針對此點, 舉

大灣文化 出土的牙璋及石拍兩種出土物來論證, 指出香港在上古時期與亞

洲地區存在的交流, 並冀望以此文再喚起學界對香港上古史的認識.

Ⅱ. 大灣文化的內涵

大灣遺址, 在香港南丫島西岸東西走向的沙堤上, 遺址東、西、北三面皆

被丘陵環抱. 南瀕海灣, 其東、西有兩岬角. 遺址南面約50米是現今海邊,

其東南隔山丘為洪聖爺灣. 西北約300米是香港電燈公司發電廠.4) 該遺址

早在1933至34年由芬戴禮神父(D. J. Finn, 1886-1936)進行過採集和發掘,

並發表調查報告.5) 1979年, 由於香港電燈公司在遺址邊緣興建地下電纜,

香港考古學會進行搶救發掘.6) 1990年,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

心與廣州中山大學人類學系, 主持了一次發掘.7) 經過多次發掘, 大灣文化

已引起學術界注目, 現時 大灣文化 的遺址有二十多處, 其中位於沿海9個

島嶼的11個沙丘遺址, 分別是南丫島大灣和深灣、銅鼓洲、香港島舂坎

灣、大嶼山蟹地灣、路環黑沙灣、淇澳島後沙灣、三灶島草堂灣、長洲西

灣、赤立角深灣村、虎地灣. 位於沿珠江三角洲海灣的8個沙丘遺址, 是海

豐沙坑、鹽田小梅沙、大鵬咸頭嶺、葵涌大黃沙、屯門龍鼓灘和湧浪、南

蓢龍穴、石岐白水井.(圖一)

3) 鄧聰、黃韻璋, 大灣文化試論 (鄧聰 編, 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 慶祝鄭德坤敎授從事學術活動六十週年論文集, 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1994), p.405.

4) 區家發 等, 香港南丫島大灣遺址發掘簡報 (鄧聰 編, 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 慶祝鄭德坤敎授從事學術活動六十週年論文集), p.195.

5) D. J. Finn, “Archaeological Finds on Lamma Island(舶遼洲)near Hong

Kong” (Hong Kong Naturalist, vol.3 nos.3-4, December 1932), pp.226-246.

6) A. Peters Heather, “Tai Wan”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ArchaeologicalSociety, Vol. IX, 1982), pp.41-45.

7) 區家發 等, 香港南丫島大灣遺址發掘簡報 , pp.195-199.

Page 3: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牙璋 與 石拍 -從 大灣文化 的遺物看上古時期香港與亞洲的關係(陳嘉禮) 3

<圖一> 環珠江口大灣文化遺址分佈圖, 轉錄自鄧聰、黃韻璋, 「大灣文化試論」 (鄧聰 編, 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 慶祝鄭德坤敎授從事學術活動六十週年論文集, p.416.

大灣文化 的遺址分佈在珠江口一帶至粵東海岸沙堤, 從珠江水系而言,

幹流之西江與東江流域都有 大灣文化 的遺址.

從圖一可見, 大灣文化 遺址中, 除白水井外, 其餘均在有河流或海洋的

海濱沙堤. 由於 大灣文化 遺址與海濱相當接近, 大灣文化 本身可能就是

海洋開發的歷史.8) 凌純聲(1902-1981)曾提出中國最古的基層文化是海洋

文化, 其發源於東亞大陸沿海島嶼與大陸中間的所謂 亞洲地中海 地帶.9)

雖然, 亞洲地中海 的海洋文化圈理論有待驗證, 但以 島嶼考古 10)配合沿

8) 鄧聰, 環珠江三角洲大灣文化地貌試析 (熱帶地理 第17卷 第2期, 1997年6月),p.180.

9) 凌純聲, 太平洋上的中國遠古文化 (大陸雜誌 第23卷 第11期, 1961年12月),

p.28.

10) 有關 島嶼考古 的概念, 可參橋口尚武, 島の考古学 (東京: 東京大學出版社,

Page 4: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中國史硏究 第90輯 (2014. 6)4海的考古資源, 就更有助我們認識 大灣文化 與亞洲的關係. 事實上, 先民

拓展海洋並非偶爾, 從距今10000年前後的全新世之初, 全球氣候普遍向溫

暖的方向發展, 冰川和冰蓋大規模消融, 在中國, 距今9000至5000年時期的

溫度估計高於現代2°C左右,11) 隨着生態環境的改變, 動植物區系產生變化,影響人類的經濟活動, 人類只能改變居址分佈和範圍.12) 所以, 就在此時,

大陸上特別是沿海地區的先民, 為開發海洋資源, 遷移至適合生活的島嶼

上. 在中國東部沿海的新石器文化研究, 已證實北起自遼東, 南至廣東、海

南島, 都存在過史前人類的海上活動. 環珠江口地區北接中國大陸, 東瀕太

平洋, 南向東南亞, 其沿岸及島嶼考古的資料顯得特別重要.

大灣文化 20多處遺址中, 其中19處都是位於沿岸沙丘及島嶼沙丘, 文化

層都較薄, 一般在40-50厘米, 遺跡數量較少, 反映當時人口較少外, 說明這

些遺址都是一些短期的居所, 很可能是先民為追求海洋蛋白資源的季節性

居所(Seasonal Camp).13) 珠江水系共有魚類296種, 洄游性魚類7種,14) 還

有大量貝殼類, 都是重要的水系蛋白資源.

大灣文化 出土遺物很多, 本文僅以牙璋和石拍為例, 說明兩種遺物反映

香港以及環珠江口一帶與亞洲地區在上古時期的互動關係.15)

1988); 藤本強, もう二つの日本文化 (東京: 東京大學出版社, 1988).11) 張宏彥, 中國史前考古學導論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1), pp.65-66.12) 張之恒, 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p.11.13) 鄧聰、黃韻璋, 大灣文化試論 , p.397. 將 大灣文化 的遺址分布地貌配合水流來

看, 大灣文化 遺址的居民必然是沿着河道水流而活動. 有趣的是, 大灣文化 遺址

島嶼之一銅鼓洲, 面積只有約0.38平方公里, 發現白陶、彩陶、夾砂陶和石器, 但顯

然這處不適合人類長期居住, 除了8、9月間島嶼上尚有溪澗供食水飲用外, 其他月

份均需自島外攜水飲用. 現今銅鼓洲亦無人居住, 可以估計, 像銅鼓洲這樣的小島,

只是短期季節性營宿之處. 詳參鄧聰、黃韻璋, 大灣文化試論 , p.404.

14) 有關珠江水系的魚類研究, 可參鄭慈英 編, 珠江魚類志 (北京: 科學出版社,1989) 一書.

15) 筆者於2013年1月初出席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舉辦的<商周考古、藝術

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其中孫慶偉的論文 禮失求諸野 -試論牙璋的源流與名稱

中對一些 零散出土 的牙璋, 因為 無特殊需要 , 所以不加涉及, 論文亦沒有提到

香港的牙璋. 筆者認為香港的牙璋雖然是零散出土, 但不代表無需要論及. 本文有關

牙璋的部份, 正是要指出中原樂器擴散至南方, 也是 禮失求諸野 其中一個例子.

Page 5: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牙璋 與 石拍 -從 大灣文化 的遺物看上古時期香港與亞洲的關係(陳嘉禮) 5

<圖二> 古玉圖考(p.15) 中所載之牙璋.

Ⅲ. 牙 璋

牙璋, 是中國古代玉石的一種. 濟濟辟王, 左右奉璋 ,16) 注云: 璋, 祭

祀之禮玉 ,17) 說明璋的用途是祭祀. 說文: 璋, 剡上為圭, 半圭為璋 .18) 剡 的意思是 利也 ,19) 說明璋應有尖銳和突出的部

分. 周禮云: “牙璋, 中璋, 七寸, 射二守,厚守, 以起軍旅, 以治兵守.”20) 到了清代

(1644-1911)晚期的吳大澂(1838-1902)有

古玉圖考, 他根據當時出土的實物資料,

並輯周禮“首似刀, 兩旁無刃……獨有旁出之牙”的物品稱之為 牙璋 (圖二).21) 如

果把圖二牙璋底部向外突出之處理解為 獨

有旁出之牙 , 所以此物為 牙璋 , 是合理

的, 但能否視為 剡 則屬見仁見智.

在傳統文獻中, 牙璋的用途與軍族扯上關係, 不過, 這種說法顯然不妥.

牙璋僅限玉石質地, 與其他考古材料的武器工具同具青銅器質地稍有不合.

而牙璋一般器身窄長而且扁薄, 稍加着力即可折斷, 牙璋的刃部魯鈍, 有的

甚至不開刃, 說明牙璋難以用於軍族.22) 此外, 牙璋中的 牙 亦不可能有攻

擊性, 難用作軍事用途. 此外, 以南丫島的大灣遺址為例, 此地與軍事似無

16) 鄭玄(127-200) 箋, 孔穎達(574-648) 疏, 毛詩正義 (阮元(1764-1849) 校, 十三經注疏本, 北京: 中華書局, 1980) 卷16, 大雅 , 棫樸 , p.514.

17) 同上.

18) 許慎(58?-147?), 說文解字 (北京: 中華書局, 1963) 卷一, 玉部 , p.11.19) 郭璞(276-324)注, 爾雅注疏 (阮元校十三經注疏本) 卷2, 釋詁下 , p.2577.20) 鄭玄 注, 賈公彥 疏, 周禮注疏 (阮元 校, 十三經注疏本) 卷41, 冬官考工記 , 玉人 , p.923.

21) 吳大澂, 古玉圖考 (續修四庫全書,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子部 ,譜錄類 , 冊110), p.15.

22) 鞏啟明、楊亞長, 淺論牙璋 (鄧聰 編, 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 慶祝鄭德坤敎授從事學術活動六十週年論文集), p.30.

Page 6: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中國史硏究 第90輯 (2014. 6)6

<圖三> 大灣遺址牙璋及串飾出土情況轉錄自區家發 等, 「香港南丫島大灣遺址發掘簡報」, p.206.

關係, 亦無證據

證明大灣六號墓

的墓主與軍族有

關.23) 有學者指

出, 牙璋的形象

在甲骨文已經出

現, 並認為牙璋

乃代表權威的信

物,24) 事實上,

牙璋一般出土自

墓葬, 其功能應

該以禮儀或祭祀

有關.

從考古資料來

看, 要合乎 剡

及 獨有旁出之

牙 兩大條件的

璋是存在的, 這已是學界的共識,25) 牙璋的出現, 最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龍山文化,26) 而大灣出土的牙璋, 年代曾惹起爭議, 鄧聰認為在戰國至西漢時

23) 同上.

24) 郝本性、張文彬, 玉璋用途考 (鄧聰 編, 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 慶祝鄭德坤敎授從事學術活動六十週年論文集), pp.33-34.

25) 類似吳大澂所指的 牙璋 或更為 剡 的璋, 在中國各地常有發現. 如陝西的神木

縣、河南殷墟、鄭州二里崗、偃師二里頭、廣漢三星堆等. 詳參戴應新, 陝西神木

縣石峁龍山文化遺址調查 (考古 1977年 第3期, 1977年 3月), pp.154-157, 172;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發掘隊, 1975年安陽殷墟的新發現 (考古 1976年第4期, 1976年 4月), pp.263-272; 偃師縣文物館, 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銅器和玉器

(考古 1978年 第4期, 1978年 4月), p.270;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隊,

1980年秋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發掘簡報 (考古 1983年 第3期, 1983年 3月),

pp.199-205, 219;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 廣漢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發掘簡報

(文物 1987年 第10期, 1987年 10月), pp.1-15.26) 林巳奈夫(1925-2006), 中國古玉の研究 (東京: 吉川弘文館, 1991), pp.433

Page 7: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牙璋 與 石拍 -從 大灣文化 的遺物看上古時期香港與亞洲的關係(陳嘉禮) 7

<圖四> 「大灣六號墓出土牙璋」(區家發 等, 「香港南丫島大灣遺址發掘簡報」, p.207)

期,27) 楊伯達認為在夏代,28) 李學勤則認為不晚於殷墟初年.29) 商志

(1933-2009)認為在商代晚期至西周初年.30) 李學勤的說法應較為合理, 因

為一種文化傳播到較遠的地區需時甚久, 廣東的史前文化序列未見二里頭

-500; 張學海, 牙璋雜談 (鄧聰 編, 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 慶祝鄭德坤敎授從事學術活動六十週年論文集), p.19; 李學勤, 試論牙璋及其文化背景 , 同上書, pp.5-8.

27) 鄧聰, 香港考古之旅 (香港: 區域市政局, 1991), pp.80-83.28) 楊伯達, 香港南丫島大灣遺址出土牙璋初探 (鄧聰 編, 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 慶祝鄭德坤敎授從事學術活動六十週年論文集), pp.120-121.

29) 李學勤, 論香港大灣新出牙璋及有關問題 (走出疑古時代, 長春: 長春出版社,2007), p.81.

30) 商志香覃, 三十年代香港大灣遺址考古報告的再研究 (香港考古論集,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0), p.283.

Page 8: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中國史硏究 第90輯 (2014. 6)8文化、商周文化, 甚至連楚文化也如是, 相信從中原文化南下廣東是經歷近

千年.31)

1990年, 香港南丫島大灣遺址出土的牙璋出自墓葬, 是典型牙璋出土之

處. 該牙璋(DW-M6-10)完整, 高嶺岩製成, 灰白色, 外形略呈窄長方形.

上部為內凹弧面刃, 刃寬略大於體寬, 柄身有一些疤痕, 柄的末端兩側有齒

狀扉棱. 其中一面在兩側齒狀扉梭之間有兩條刻劃直線. 柄身折為兩截, 各

有兩個穿孔, 用以縛接(圖三、圖四).32)

牙璋在中國及鄰近地區亦見有出土. 鄧聰曾製圖顯示兩類牙璋的分佈(圖

五), 從分佈可見, 北至陝西, 東瀕山東, 南至越南北部, 西至四川, 甚至在

越南北部都有牙璋的出土. 中原地區與嶺南環珠江口地區相距一千六百餘

公里, 中隔秦嶺、長江和五嶺. 在廣東地區和越南北部發現牙璋可謂別具意

義, 因為在傳世文獻中, 已經有顯示中原地區與嶺南地區的聯繫:

帝顓頊高陽者, 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 靜淵以有謀, 疏通而知事, 養材以

任地; 載時以象天, 依鬼神以制義, 治氣以教化, 絜誠以祭祀. 北至於幽陵, 南

至於交趾, 西至於流沙, 東至於蟠木.33)

古者堯治天下, 南撫交趾, 北降幽都、東西至日所出入, 莫不賓服.34)

(禹)南至交趾之國.35)

牙璋的傳播範圍分佈在中原地區及華南, 甚至越南北部也有發現, 證明古

籍上所言兩地的聯繫確實存在. 更重要的是, 除大灣之外, 香港大嶼山的東

31) 區家發, 淺談長江中下諸原始文化向廣東地區的傳播與消亡 (鄒興華 編, 嶺南古越族文化論文集, 香港: 香港市政局, 1993), pp.27-28. 當然, 廣東地區對於中原考古文化出現長達千年的缺環, 除了反映先民在這千年沒有任何活動(文化間歇期)

外, 亦有可能是考古工作仍未發現所致.

32) 區家發 等, 香港南丫島大灣遺址發掘簡報 , p.198.

33) 司馬遷(前145-前87), 史記 (北京: 中華書局, 1959) 卷一, 五帝本紀 第一,

p.11.

34) 孫詒讓(1848-1908), 墨子間詁 (北京: 中華書局, 2001) 卷六, 節用中 第21,

pp.164-165.

35) 張雙棣 等譯注, 呂氏春秋譯注 (長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7), 慎行論 第2,

求人 , p.804.

Page 9: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牙璋 與 石拍 -從 大灣文化 的遺物看上古時期香港與亞洲的關係(陳嘉禮) 9

<圖五> 「東亞牙璋分佈圖」 (商志香覃、吳偉鴻, 香港考古學叙研,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10), p.113.

灣也曾出土牙璋,36) 香港這個叢爾小島在中原文化南傳的過程中, 具一定的

地位.

36) 陳公哲, 香港考古發掘 (考古學報 1957年 第4期, 1957年月份缺), pp.1-16.

Page 10: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中國史硏究 第90輯 (2014. 6)10

<圖六> 「環珠江口『大灣文化』出土樹皮布石拍分佈」 (鄧聰, 「東亞出土樹皮布石拍的考古學考察」, 臧振華 編, 史前與古典文明, 台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2), p.111.

Ⅳ. 石拍

大灣文化 另一個具特色的文化因素, 是 大灣文化 主人的服飾.37) 從

現時考古學的知識可知, 大灣文化 中已有10多個遺址出土石拍,38) 過去中

37) 鄧聰、黃韻璋, 大灣文化試論 (鄧聰 編, 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 慶祝鄭德坤敎授從事學術活動六十週年論文集), p.407.

38) 即環珠江口一帶的草堂灣、拱北、水涌、下沙、龍穴、白水井、虎地灣、萬角

Page 11: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牙璋 與 石拍 -從 大灣文化 的遺物看上古時期香港與亞洲的關係(陳嘉禮) 11國大陸的其他地區的新石器文化裡, 都未發現過同類石拍, 而更重要的是,

大灣文化 的石拍是有槽的樹皮布石拍, 由此可知, 大灣文化 出土的石拍

是環珠江口獨有, 並且只用作衣服製作上.

樹皮布是一種植物性的無紡織布(Non-woven fabric), 其製作是以木質

或石制的拍子, 經長時間拍打濕潤的樹皮製成的. 製作樹皮布, 一般是以楮

(Wauke)或構樹(Broussonetia papyrifera)植物的內皮作原料,39) 然後利用

拍打樹皮布的拍或砧,40) 連續數小時以上對樹皮布不停拍打, 過程以一種物

理機械與化學變化結合的產物, 濕潤的樹皮在拍子的打壓下, 纖維出現變

形、折斷、膨脹及分絲等纖維性顫動(Fibrillation)的現象, 其間纖維素大分

子借氫鍵編合(Hydrogen bond)是一種水化作用(Hydration), 濕潤樹皮經

過乾燥脫水, 就是氫鍵的過程, 最後形成樹皮布.41)

拍打樹皮布的木質或石質工具, 稱Bark Beater、Bark Cloth Beater或

Tapa Beater. 這幾個名稱有不同的翻譯, 宋文熏把相關的日語中譯為 樹

皮衣料打棒 、 有槽打棒 、 菜刀型打棒 ;42) 凌純聲用 樹皮布石打棒 ,

再細分為 橢圓打棒 、 直背打棒 、 裝柄打捧 、 有角打棒 四種;43) 此

後, 張光直(1931-2001)和黃士強也接受 樹皮布打棒 的說法.44) 亦有些學

咀、湧浪、大梅沙、大黃沙和咸頭嶺(圖六).

39) 考古遺址甚少出土樹皮布. Benton Keli’i Pang用顯微鏡鑒別Bishop Museum所

藏的樹皮布樹種, 發現80%以上為楮樹皮. 詳參 Bishop Museum網站 : http://

bishopmuseum.org/boshop/explorers/sciencegarden/aIdentification/kapa.html

40) Simon Kooijman, Polynesian Barkcloth (Aylesbury, Bucks: Shire

Publications, 1988), p.25.

41) W. F. Cowan, “Vol. I: Why Paper is Paper” (Science forHandpapermakers, http://www.sewanee.edu/Chem/Chem&Art/Detail_Pages/

Paper/Science_for_vol1.htm); W. F. Cowan, “Vol. II: Beating” (Science forHandpapermakers, http://www.sewanee.edu/Chem/Chem&Art/Detail_Pages/

Paper/Science_for_vol2.htm); Rod. Ewins, “Barkcloth and the Origins of

Paper” (http://www.justpacific.com/art/articles/paper/paperorigins.html).

42) 鹿野忠雄(1906-1945) 著, 宋文熏 譯, 台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 (台北: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55), pp.36-39.

43) 凌純聲, 華南與東南亞及中美洲的樹皮布石打捧 (樹皮布印文陶與造紙印刷術發明, 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63), pp.185-187.

44) 韓起(張光直), 台灣省原始社會考古概述 (考古 1979年 第3期, 1979年 3月),

Page 12: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中國史硏究 第90輯 (2014. 6)12

<圖七> 「環珠江口大梅沙遺址出土之石拍」 (鄧聰、黃韻璋, 「大灣文化試論」, 鄧聰,: 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 慶祝鄭德坤敎授從事學術活動六十週年論文集, p.447.

p.248; 黃士強, 圓山遺址中山三十三號道路試掘與評估 (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1991), p.28.

Page 13: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牙璋 與 石拍 -從 大灣文化 的遺物看上古時期香港與亞洲的關係(陳嘉禮) 13

<圖八> 「樹皮布石拍出土位置」, 承鄧聰教授授權使用, 特此致謝.

者採用 有槽石棒 一詞.45) Paul Tolstoy曾把樹皮布石拍分類, 分為複合型

石拍和棍棒型石拍, 前者不帶把, 要附上木質的把柄, 後者拍面的體部與執

手的柄部同屬於一個體.46) 就 大灣文化 出土的石拍而言, 主要以圓角長方

形為主,47) 石拍拍面均有縱長的溝槽痕, 其中以大梅沙出土的一件最為精美

(圖七), 長21.0厘米、寬6.6厘米、厚1.2厘米, 拍面有約24條縱長的溝槽痕.

樹皮布在考古遺址中是極難保存的,48) 所以考古學一般以樹皮布的製作

45) 連照美, 台灣的有槽石棒 (大陸雜誌 第58卷 第4期, 1979年 4月), pp.14-28.46) Paul Tolstoy, “Paper Route: Were the Manufacture and Use of Bark Paper

Introduced into Mesoamerica from Asia?” (Natural History, vol.100, no.6,June 1991), pp.6-14.

47) 大梅沙、咸頭嶺、龍穴、水涌、萬角咀等遺址均有這類石拍出土. 詳參葉楊, 廣

東深圳大梅沙遺址發掘報告 (文物 1993年 第11期, 1993年11月), pp.46-58; 彭

全民、黃文明、黃小宏、馮永驅: 深圳市大鵬咸頭嶺沙丘遺址發掘報告 , 文物,1990年 第11期, 1990年 11月), pp.1-11; 趙善德, 前山鎮水涌、貓地遺址調查 ,

珠海市博物館、廣東省文物考古硏究所、廣東省博物館 編, 珠海考古發現與研究,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1), pp.125-136; T. N. Chiu and V. Ward, “ABarkcloth Beater?”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Society, vol.vii, 1979), p.98.

48) 發現樹皮布的個別例子見於Lubang Angin洞穴遺址及Khok Phanom Di遺址. 可

參Peter Bellwood(彼德活, 又譯彼德貝魯伍德), Prehistory of the Indo-Malaysian Archipelago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pp.239, 256.

Page 14: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中國史硏究 第90輯 (2014. 6)14工具作分析. 民族學的資料顯示, 製作樹皮布常用木質和石質的拍狀工具,

木質工具難以在遺址中保存, 石拍成為樹皮布研究的核心. 雖然, 各地出土

的石拍用途曾惹來爭議, 但經過長期的討論,49) 石拍只用於製作樹皮布已成

定論. 考古發現石拍的分佈範圍, 大致在北緯30度以南的地域, 具體上東亞

大陸包括中國雲南至福建以南、東南亞大陸及島嶼、中美洲墨西哥一帶

(圖八).

由於90年代香港以至環珠江口考古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大量的樹皮布石拍,

引起了考古界的高度重視, 環珠江口地區的樹皮布石拍的資料, 被視為史前

東亞大陸東南沿海與大洋洲原南島語系族間關係探究的具體接觸點.50) 彼

德活亦指出, 樹皮布拍一般常見於東南亞洲的島嶼及其接近大陸邊沿地帶,

特別是南島語系的地理範圍, 反映早期南島語系與樹皮布傳統對大洋洲地

區有特殊意義.51) 東南亞與大洋洲過億的人口以南島語言的祖先來源問題,

學者們都將其起源指向亞洲大陸的邊緣, 尤其是中國的東南海岸.52) 環珠江

49) 學術界對出土石拍的功能有兩種推測, 一種是指印陶器紋飾, 一種是製作樹皮布.

主張石拍製陶一說的學者如宮本延人、黃春征、阮玉碧、闞勇、馮永驅、文本享.

但民族學的資料顯示, 製陶用的拍子只是木拍而非石拍, 亦無證據製陶的木拍可以

轉用作製作樹皮布, 所以此說不佔主流地位. 詳參彭適凡、李家和, 江西清江吳城

商代遺址發掘演示文稿 (文物 1975年 第7期, 1975年 7月), pp.51-71; Rod

Ewins, Fijian Artefacts-Tasmanian Museum and Art Gallery Collection,(Tasmania: Tasmanian Museum and Art Gallery, 1982); Anne Leonard and

John Terrell, Patterns of Paradise: The Styles and Significance of BarkCloth around the World, (Chicago: 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980),p.10; 彭適凡, 中國南方古代印紋陶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7), pp.396-403.

50) 西江清高, 印紋陶の時代の中國東南部 (日中文化研究 第7號, 1995年 7月),

pp.138-151.

51) Peter Bellwood, Man’s Conquest of the Pacific: The Prehistory ofSoutheast Asia and Oceani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pp.173-175.

52) 南島(Austronesian)語系又稱馬來波利尼西亞(Malayopolynesian)語系, 包括三百

到五百種不同的語言, 分布東自復活島, 西到馬達加斯加, 是世界唯一主要分佈在島

嶼上的一個大語系. 說屬於南島語系語言的人口約一億五千萬, 絕大多數住在東南

亞, 自新幾內亞以東只有一百餘萬人. 詳參Isidore Dyen(1913-2008), “The

Austronesian Languages and Proto-Austronesian” (T. A. Sebeak (ed.),

Linguistics in Oceania, The Hague: Mouton, 1971), pp.5-54. 關於南島語族的

Page 15: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牙璋 與 石拍 -從 大灣文化 的遺物看上古時期香港與亞洲的關係(陳嘉禮) 15口的上古考古資料, 顯得重要. 事實上, 上世紀80年代, 張光直已提出南島

語系起源可以追溯至中國大陸的東南沿岸,53) 而60年代, 凌純聲更假設樹皮

布起源於華東及華南, 經中南半島及馬來半島而到印尼群島, 向西經印度洋

而抵達非洲, 東行入太平洋而達中南美洲.54) 筆者認為, 我們確可在此基礎

上推測其準確性. 環珠江口 大灣文化 所發現的石拍, 是東亞、太平洋島嶼

以至中美洲樹皮布文化中最古代的代表, 距今6000多年, 而越南北部馮原文

化的樹皮布文化則距今3500-4000年之間;55) 馬來半島的則稍晚, 在距今

3500年前稍後.56) 菲律賓、台灣的則不超過距今3500年的時間;57) 太平洋

島嶼是樹皮布文化最盛的區域, 年代在距今3500年之後, 至於美洲中部的則

不超過距今2500年時間.58) 至於南島語系的擴散, 參照人類學的研究, 台灣

並非起源地, 估計是距今6000年前先由南中國起, 傳至中南半島, 距今3000

起源問題, 近數十年有廣泛的討論. Richard Shutler及李壬癸論證台灣是南島民族

的原居地, 彼德活綜合語言、考古、人類、地質等角度, 認為南島語系自大陸東南

沿海首先擴散至台灣, 時間為公元前4000-3500年, 此後擴散至菲律賓、印尼群島、

最後東傳波里尼西亞, 但Bing Su等人的研究, 證明台灣南島語族居民中男性Y染色

體中的某些部分不見於波里尼西亞族, 說明了波里尼西亞的南島語民族並非來自台

灣. 詳參Richard Shutler and Jeffrey Marck, “On the Dispersal of the

Austronesian Horticulturalists” (Archaeology and Physical Anthropology inOceania, vol. 10, no. 2, July 1975), pp. 81-113; 李壬癸, 從語言的證據論台灣土著民族的起源 (大陸雜誌 第59卷 第1期, 1979年7月), pp.3-4; Peter

Bellwood, Man’s Conquest of the Pacific: The Pre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and Oceania一書; Bing Su, “Polynesian Origins: Insights from the Y

Chromosome”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States, vol. 97, no. 15, July 2000), pp.8225-8228.

53) 張光直, 中國東南海岸考古與南島民族起源問題 (中國考古學論文集,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5), pp.171-188.

54) 凌純聲, 華南與東南亞及中美洲的樹皮布石打捧 , p.191.

55) 可參Hoang Xuan Chinh va Ngyuan Ngoc Bich, Di Chi Khao Co HocPhung Nguyen (Ha Hoi: Nha Xuat Ban Khoa Hoc Xa Hoi, 1978)一書.

56) Peter Bellwood, Prehistory of the Indo-Malaysian Archipelago, p.84.

57) Barbara Thiel, “Excavations at Arku Cave, Northeast Luzon, Philippines”

(Asian Perspectives, vol.27, no.2, 1986-87), pp.229-264; 鄧聰, 台灣地區樹皮布石拍初探 (東南文化 1999年 第5期, 1999年 10月), p.12.

58) 鄧聰, 古代香港樹皮布文化發現及其意義 (東南文化 1997年 第1期, 1997年

2月), p.33.

Page 16: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中國史硏究 第90輯 (2014. 6)16年抵菲律賓、台灣, 然後距今2500年抵中美洲.59)

體質人類學的研究證明, 在更新世晚期, 東亞地區的蒙古人種, 最少分化

出東北兩大支系, 北部蒙古人種在極低溫的氣候從西伯利亞穿過白令海峽

進入北美; 南部蒙古人種的一支, 在東亞南部沿海島嶼以海洋遠航的方式擴

散至太平洋島嶼和中南美洲, 時間最遲為距今2000多年前.60) 事實上, 史前

蒙古人種的海洋擴散時間及地點, 與南島語系聚落有極密切的相同, 亦即

是, 石拍出土的地點與南島語系的區域是極相同.61)

事實上, 根據鄧聰的仔細研究, 環珠江口大灣文化的樹皮布與東南亞地

區, 包括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台灣、沖繩群島等的樹皮布文

化有着密切關係. 由於中美洲同樣發現樹皮布石拍, 中美洲的樹皮布文化更

被確認為東南亞樹皮布文化體系的一個分支.62) 考察大灣文化出土的圓角

長方形石拍, 其與東亞地區, 甚至中美洲西部的亦有相似, 雖然, 考古學界

一直致力探索樹皮布石拍的技術形態的分類及分布, 但本文強調大灣文化

為樹皮布文化一個較早遠的祖先, 是肯定大灣文化在東亞史前史的地位.

總括而言, 環珠江口大灣文化所發現的石拍對中國以至東亞史前史是極

為重要, 其意義與其他地區發現的石拍更有分別. 大灣文化發現距今6000年

的石拍, 已證實是東亞、太平洋諸島以至中美洲樹皮布文化系列中最古老

的代表. 而彼德活就樹皮布文化的意義曾指出, 樹皮布拍常見於東南島嶼及

大陸沿海地帶, 特別是南島語系的地理範圍, 這反映早期南島語與樹皮布傳

統在大洋洲地區有着特別的意義.63) 環珠江口 大灣文化 有豐富的樹皮布

59) 鄧聰, 東亞出土樹皮布石拍的考古學考察 (臧振華 編, 史前與古典文明),p.106.

60) 詳參埴原和郎 編, 日本人と日本文化の形成 (東京: 朝倉書店, 1993).61) 南島語系聚落擴散史的研究, 可參Peter Bellwood, “New Perspectives on

Indo-Malaysian Prehistory” (Bulletin of the Indopacific PrehistoryAssociation, vol.4, 1983), pp.71-83. 此文頁79有關南島語系聚落擴散的地圖廣為學者引用.

62) 鄧聰, 史前蒙古人種海洋擴散研究 -嶺南樹皮布文化發現及其意義 (東南文化 2000年 第11期, 2000年 11月), pp.16-17.

63) Peter Bellwood, Man’s Conquest of the Pacific: The Prehistory ofSoutheast Asia and Oceania, pp.173-175.

Page 17: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牙璋 與 石拍 -從 大灣文化 的遺物看上古時期香港與亞洲的關係(陳嘉禮) 17石拍出土, 結合東亞地區石拍的擴散路線及年代, 我們發現與南島語系的擴

散有着驚人的相似. 所以, 說樹皮布文化起源於華南地區, 其後經海洋擴張,

可能是較可信的推論.

Ⅴ. 結 語

張光直認為, 大灣文化 的探討, 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向海洋拓展的開

始.64) 從牙璋的分佈看, 我們確信中原的禮樂文明曾擴散至華南沿岸, 且抵

達越南北部, 從今天的地理意義上, 不單止是中原與粵地的交流, 更是與東

南亞地區的交流; 從石拍的分佈來看, 大灣文化 的先民以海洋航行把樹皮

布文化散落到亞洲、太平洋, 甚至中美洲. 考古學的發現, 證明香港在史前

時期已經有先民居住及活動, 並且留下豐富的文化遺存. 雖然凌純聲提出

亞洲地中海 未必是中國最古的基層文化, 但香港及環珠江口的 大灣文化

在上古時期的發展的確印證了香港與及環江口在亞洲史甚至世界史上實在

佔有一席位置.

(Abstract)

Published by th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 History of Hong

Kong claims that Hong Kong’s real history commenced after the

arrival of English people in 1841. Solomon Bard’s in Search of the

Past: A Guide to the Antiquities of Hong Kong, a Hong Kong

governmental public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predecessors of Hong

Kong’s population probably descended from the Malays in the

Pacific Ocean. However, neither of the above arguments can be

scientifically verified. In fact, according to archaeological

64) 張光直, 序 (鄧聰 編, 澳門黑沙,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96), p.xxxi.

Page 18: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中國史硏究 第90輯 (2014. 6)18excavations, signs of human habitation and activities in Hong Kong

can be dated back to as early as the Neolithic period. Because the

remains excavated in the Tai Wan site of Lamma Island were first

discovered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they were named the “Tai

Wan Culture”(大灣文化) according to archaeological conventions.

The interactions among and distributions of archeological cultures

are complex. For example, the Tai Wan culture had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peoples who inhabited the middle- and

downstream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the islands of

Southeast Asia. Although the excavation at Lamma Island has

been conducted for over 20 years, scholars tend to neglec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ai Wan Culture and Asia. Regarding this

concern, this study presented the Yazhang(牙璋) and Shipai(石拍)

excavated from the Tai Wan site to demonstrate the exchanges

between these early inhabitants of Hong Kong and those from other

Asian areas in ancient times.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expected

to enhance academia’s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ancient history of

Hong Kong.

<參考文獻>

郭璞 注, 爾雅注疏 (阮元校十三經注疏本)鄧聰 編, 澳門黑沙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96)鄧聰, 香港考古之旅 (香港: 區域市政局, 1991)鹿野忠雄 著, 宋文熏 譯, 台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 (台北: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55)司馬遷, 史記 (北京: 中華書局, 1959)商志香覃、吳偉鴻, 香港考古學叙研,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10)孫詒讓, 墨子間詁 (北京: 中華書局, 2001)吳大澂, 古玉圖考 (續修四庫全書,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張宏彥, 中國史前考古學導論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1)張雙棣 等譯注, 呂氏春秋譯注 (長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7)張之恒, 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Page 19: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牙璋 與 石拍 -從 大灣文化 的遺物看上古時期香港與亞洲的關係(陳嘉禮) 19鄭慈英 編, 珠江魚類志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89)鄭玄 箋, 孔穎達(574-648) 疏, 毛詩正義 (阮元(1764-1849) 校, 十三經注疏本,北京: 中華書局, 1980)

鄭玄 注, 賈公彥 疏, 周禮注疏 (阮元 校, 十三經注疏本)彭適凡, 中國南方古代印紋陶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7)許慎, 說文解字 (北京: 中華書局, 1963)橋口尚武, 島の考古学 (東京: 東京大學出版社, 1988); 藤本強, もう二つの日本文化 (東京: 東京大學出版社, 1988)

藤本強, もう二つの日本文化 (東京: 東京大學出版社, 1988)埴原和郎 編, 日本人と日本文化の形成 (東京: 朝倉書店, 1993)林巳奈夫, 中國古玉の研究 (東京: 吉川弘文館, 1991)Anne Leonard and John Terrell, Patterns of Paradise: The Styles andSignificance of Bark Cloth around the World, (Chicago: Field Museum ofNatural History, 1980)

D. J. Finn, “Archaeological Finds on Lamma Island(舶遼洲)near Hong Kong”

(Hong Kong Naturalist, vol.3 nos.3-4, December 1932)G. B. Endacott, A Histor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Press, 1938)

Hoang Xuan Chinh va Ngyuan Ngoc Bich, Di Chi Khao Co Hoc PhungNguyen (Ha Hoi: Nha Xuat Ban Khoa Hoc Xa Hoi, 1978)

Peter Bellwood, Man’s Conquest of the Pacific: The Prehistory of SoutheastAsia and Oceani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Rod Ewins, Fijian Artefacts-Tasmanian Museum and Art Gallery Collection,(Tasmania: Tasmanian Museum and Art Gallery, 1982)

Simon Kooijman, Polynesian Barkcloth (Aylesbury, Bucks: Shire Publications,1988)

鞏啟明、楊亞長, 淺論牙璋 (鄧聰 編, 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 慶祝鄭德坤敎授從事學術活動六十週年論文集, 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1994)

區家發, 淺談長江中下諸原始文化向廣東地區的傳播與消亡 (鄒興華 編, 嶺南古越族文化論文集, 香港: 香港市政局, 1993)

區家發 等, 香港南丫島大灣遺址發掘簡報 (鄧聰 編, 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 慶祝鄭德坤敎授從事學術活動六十週年論文集)

戴應新, 陝西神木縣石峁龍山文化遺址調查 (考古 1977年 第3期, 1977年 3月)鄧聰, 古代香港樹皮布文化發現及其意義 (東南文化 1997年 第1期, 1997年 2月)鄧聰, 台灣地區樹皮布石拍初探 (東南文化 1999年 第5期, 1999年 10月)鄧聰, 東亞出土樹皮布石拍的考古學考察 (臧振華 編, 史前與古典文明)鄧聰, 史前蒙古人種海洋擴散研究 -嶺南樹皮布文化發現及其意義 (東南文化2000年 第11期, 2000年 11月)

鄧聰, 環珠江三角洲大灣文化地貌試析 (熱帶地理 第17卷 第2期, 1997年6月)鄧聰、黃韻璋, 大灣文化試論 (鄧聰 編, 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 慶祝鄭德

Page 20: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中國史硏究 第90輯 (2014. 6)20坤敎授從事學術活動六十週年論文集)

凌純聲, 太平洋上的中國遠古文化 (大陸雜誌 第23卷 第11期, 1961年12月)凌純聲, 華南與東南亞及中美洲的樹皮布石打捧 (樹皮布印文陶與造紙印刷術發明,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63)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 廣漢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發掘簡報 (文物 1987年 第

10期, 1987年 10月)

商志香覃, 三十年代香港大灣遺址考古報告的再研究 (香港考古論集,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0)

楊伯達, 香港南丫島大灣遺址出土牙璋初探 (鄧聰 編, 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 慶祝鄭德坤敎授從事學術活動六十週年論文集),

偃師縣文物館, 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銅器和玉器 (考古 1978年 第4期, 1978年 4月)連照美, 台灣的有槽石棒 (大陸雜誌 第58卷 第4期, 1979年 4月)葉楊, 廣東深圳大梅沙遺址發掘報告 (文物 1993年 第11期, 1993年11月)李壬癸, 從語言的證據論台灣土著民族的起源 (大陸雜誌 第59卷 第1期, 1979年7月)

李學勤, 論香港大灣新出牙璋及有關問題 (走出疑古時代, 長春: 長春出版社,2007)

李學勤, 試論牙璋及其文化背景 (鄧聰 編, 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 慶祝鄭德坤敎授從事學術活動六十週年論文集)

張光直, 中國東南海岸考古與南島民族起源問題 (中國考古學論文集,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5)

張學海, 牙璋雜談 (鄧聰 編, 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 慶祝鄭德坤敎授從事學術活動六十週年論文集)

趙善德, 前山鎮水涌、貓地遺址調查 , 珠海市博物館、廣東省文物考古硏究所、廣東

省博物館 編, 珠海考古發現與研究,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1)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發掘隊, 1975年安陽殷墟的新發現 (考古 1976年 第4

期, 1976年 4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隊, 1980年秋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發掘簡報 (考古 1983年 第3期, 1983年 3月)

陳公哲, 香港考古發掘 (考古學報 1957年 第4期, 1957年月份缺)彭適凡、李家和, 江西清江吳城商代遺址發掘演示文稿 (文物 1975年 第7期,

1975年 7月)

彭全民、黃文明、黃小宏、馮永驅: 深圳市大鵬咸頭嶺沙丘遺址發掘報告 , 文物,1990年 第11期, 1990年 11月)

郝本性、張文彬, 玉璋用途考 (鄧聰 編, 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 慶祝鄭德坤敎授從事學術活動六十週年論文集)

韓起(張光直), 台灣省原始社會考古概述 (考古 1979年 第3期, 1979年 3月)黃士強, 圓山遺址中山三十三號道路試掘與評估 (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1991)

西江清高, 印紋陶の時代の中國東南部 (日中文化研究 第7號, 1995年 7月)A. Peters Heather, “Tai Wan”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Page 21: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牙璋 與 石拍 -從 大灣文化 的遺物看上古時期香港與亞洲的關係(陳嘉禮) 21Society, Vol. IX, 1982)

Barbara Thiel, “Excavations at Arku Cave, Northeast Luzon, Philippines”

(Asian Perspectives, vol.27, no.2, 1986-87)Bing Su, “Polynesian Origins: Insights from the Y Chromosome” (Proceedings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vol. 97, no. 15, July2000)

Isidore Dyen(1913-2008), “The Austronesian Languages and

Proto-Austronesian” (T. A. Sebeak (ed.), Linguistics in Oceania, TheHague: Mouton, 1971)

Paul Tolstoy, “Paper Route: Were the Manufacture and Use of Bark Paper

Introduced into Mesoamerica from Asia?” (Natural History, vol.100, no.6,June 1991)

Peter Bellwood, “New Perspectives on Indo-Malaysian Prehistory” (Bulletin ofthe 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 vol.4, 1983)

Peter Bellwood, Prehistory of the Indo-Malaysian Archipelago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Richard Shutler and Jeffrey Marck, “On the Dispersal of the Austronesian

Horticulturalists” (Archaeology and Physical Anthropology in Oceania, vol.10, no. 2, July 1975)

T. N. Chiu and V. Ward, “A Barkcloth Beater?”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Archaeological Society, vol. vii, 1979)

Page 22: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中國史硏究 第90輯 (2014. 6)22(한글요약)

아장(牙璋) 과 석박(石拍)- 대만문화(大灣文化) 의 유물을 통해 본 상고(上古) 시기 홍콩(香

港)과 아시아의 관계

찬 카라이 (陳嘉禮)

옥스퍼드대학출판사에서 출판한 홍콩사(A History of Hong Kong)에서,홍콩의 진정한 역사는 1841년 영국인이 건너온 이후라 하고 있

으며, 홍콩 정부가 출판한 香港文物志도 홍콩 지역의 선주민은 “태

평양 말레이의 후예로부터 기원한다”고 하는데, 이러한 관점들은 모두

과학적 검증을 거친 것은 아니다.

사실상 고고학적 발굴에 따르면 홍콩 지역은 일찍이 신석기시대에

이미 선주민이 거주하고 활동하고 있었다. 홍콩 람마 섬(南丫島) 대만

(大灣) 유적지는 출토유물이 주강(珠江) 하구 일대에서 처음 발견되었

기 때문에 고고학적 관례에 따라 ‘대만문화(大灣文化)’라 이름이 붙여

졌다. 고고학적 문화의 상호 영향과 분포 형태가 대단히 복잡하므로

‘대만문화’는 적어도 장강 유역 중하류 및 동남아 열도 등지와도 상당

히 밀접한 관계를 갖고 있다.

비록 람마섬의 발굴이 20년이 지나고 있지만 학계에서 ‘대만문화’와

아시아 지역과의 관계를 간과할 수 없다. 이 논문은 이러한 점에 주목

하여 ‘대만문화에서 출토된 아장(牙璋)과 석박(石拍) 두 가지 출토물을

통해 홍콩이 상고시대에 아시아 지역들과 교류가 있었음을 논증하고자

한다. 아울러 이 논문을 통해 학계에서 홍콩 상고사에 대한 인식을 새

롭게 할 수 있기를 바란다.

Page 23: webbuild.knu.ac.krwebbuild.knu.ac.kr/~china/CHR/chr2014/chr90pdf/chr90-01ChnaKL.pdf · ne ¶^·¸ lÎËøçlÎn, ¹c nc su ^ Ѻ s"¾sÿ clÎ,, cïï ÌøÌÎ nÌ º»¼cØ ù ¯»

牙璋 與 石拍 -從 大灣文化 的遺物看上古時期香港與亞洲的關係(陳嘉禮) 23

주제어: 대만문화, 고대 홍콩, 대만, 아장, 석박

關鍵詞: 大灣文化, 上古香港, 大灣, 牙璋, 石拍

Keywords: the Heritage on Tai Wan, Hong Kong's ancient, Tai Wan, Yazhang,Shipai: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ng Kong and Asia through theHeritage on

(원고접수: 2014년 3월 13일, 심사완료 및 심사결과 통보: 2014년 4월 6일, 수정원

고 접수: 5월 20일, 게재 확정: 6월 25일)